当前位置: >

咖啡机使用最新摘要

  • 德龙 ESAM3200.S 咖啡机使用评测(优点|缺点|温度|拆洗|噪音)
    这款咖啡机虽然是半自动咖啡机,但真正需要你手动操作的均为一些制作咖啡的准备工作,步骤也不复杂,即使是初次尝试制作的人也能轻易get。用它制作咖啡,首先需要打开机器顶盖,向上提取水箱并在里面注入清水,注意水量不要超过水箱上标注的“MAX线”,然后将水箱装回并向下按压以打开水箱底部的阀门,盖好盖子即可。接通电源线并确保每次打开机器时控制旋钮处于“I”的位置,按下开启按钮,接着选择一个你需要的过滤器放入过滤手柄中,在过滤器内倒入适量的咖啡粉,再将过滤器手柄对准接口旋转安装到机器上。需要注意的是这款咖啡机并没有研磨咖啡豆的功能,因此只能用咖啡粉进行萃取,一量勺(约7克)的咖啡粉可以制作一杯意式浓缩咖啡,加入咖啡粉时需少量多次,并用压粉器轻轻按压。等待面板上的“OK”指示灯亮起后,将旋钮旋转至右边标识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出水口就会流出咖啡液体,当杯中的咖啡量达到后将旋钮转回“I”位置即可,一杯醇香的咖啡就做好了。德龙的预萃取功能会先释放少量热水润湿咖啡粉,使其膨胀并释放部分油脂和芳香酊,然后通过准确的电子温控系统以每次约98℃的温度配合15BAR的专业萃取压力,瞬间穿透咖啡粉,顷刻间萃取出一杯浓郁的意式浓缩咖啡。整个过程耗时很短,很适合每天急着出门赶时间的上班族使用,并且在萃取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噪音,不会影响他人,需要清洗的部分皆可拆卸,不仅方便了新手,也是懒人福音。当然,制作一杯意式咖啡只是这款咖啡机的基础功能,除此之外,德龙的手动式卡布奇诺系统,也让小喵这种咖啡小白在意式浓缩的基底上玩出了更多的花样。说到这里,就要科普一下意式咖啡分为浓缩和以奶泡为代表的花式,意式浓缩咖啡就是我们通过咖啡机高压瞬间萃取得到那杯香浓咖啡,它的表面有层咖啡油脂,口感强烈而浓郁,同时也是多种花式咖啡的必要基底。接下来,我们就来测评一下如何用这款咖啡机来制作奶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奶泡。按照之前的步骤制作好一杯意式浓缩咖啡后,将旋钮调至最左边的奶泡标识处,与此同时将大约100毫升的牛奶倒入杯子中,并放置在牛奶发泡器的下方,等待“OK”指示灯亮起,表示锅炉已达到制作蒸汽的理想温度。Tips:牛奶需在约5℃的冰箱中冷藏,全脂牛奶在奶泡稠度、体积和味道方面表现更佳。将机身右侧的蒸汽旋钮逆时针调至开启的位置,先停留几秒钟以去除回路中的水分,关闭后再开启,并将牛奶发泡器浸入牛奶中约五毫米,牛奶量就会开始增多,表面出现奶泡,奶泡量达到需要后关闭。将制作好的奶泡倒入咖啡杯中,一杯卡布奇诺就呈现在了眼前,并且奶泡绵密丰盈,小喵品尝了一下,口感顺滑细腻,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奶加糖,心灵手巧的你还可以试着制作拉花。优点:1.浆红色漆面时尚美观,体积轻便便于移动。2.萃取、发泡过程操作简单,噪音小,速度快。3.可同时萃取两杯咖啡,过滤器可拆卸清洗。缺点:不可直接使用咖啡豆进行萃取,需准备咖啡粉作为原料。  通过测评,小喵认为这款咖啡机还是很值得入手的,可谓是“始于颜值,忠于才华”,想必它能成为你提升生活质感的好物件,以简洁明了的操作步骤和快扶方便的制作过程,让你在家也能畅享下午茶时光。 阅读全文
  • WACACO Minipresso 咖啡机使用总结(工艺|价位)
    虽然属于不同的咖啡设备,但是使用minipresso的过程中,我的脑中一直不自觉的将它和爱乐压(AeroPress)做比较,相同价位,简易的操作,方便的清洗。(发现忘拍清洗的照片了,补一句,minipresso全身水洗基本没问题,除了水槽接缝处,但是这里属于无需冲洗的部分。)爱乐压作为前几年横空出世的咖啡设备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使用,不管是工艺还是使用方法爱乐压都在不停的进步,时至今日已经是我办公室里不可缺少的一员了。但是,我还是要说但是,爱乐压虽然号称便携,实际上一直让我无法把它装进行囊,相信用过的人都有同感,爱乐压众多形状不一的配件放在官方附赠的袋子里,你甚至担心会被行李压坏。另外,你还需要一个平稳的操作台以及抗压的杯子。而minipresso在收纳状态下的整体性让我完全没有这个顾虑,完美的塞入行李包甚至挎包中。回到最初的话,wacaco公司非常有创意的把享用一杯espresso的全套设备精简到仅16cm大小的装置中(甚至包含了杯子),省去了电力和气弹装置,不管在定价还是后期费用上都非常的良心。虽然制作工艺上还能再进步些,操作方式也做出了妥协,但毫无疑问是,minipresso就是你在户外、在旅途、在宾馆的时候享用一杯espresso的最有性价比的选择。完。。。。好吧,前面的咖啡实际上最后我还是尝了一小口,挺不错的。不过你看我连用什么豆子,称出几克,什么磨,磨多细,温度计几度,粉水比例如何什么的都隐去了,虽然我也可以一一拍出,然后duang的一声做出一副我搞的那么复杂那么专业肯定好喝的不得了之类的云云。。。但是说这个实在太主观,各位意会吧,抱歉。 " 阅读全文
  • 惠家KD-310咖啡机使用评测(冲煮头|显示屏|冲煮压力表|液晶面板|冲泡计时)
    下面详细的为大家介绍这款家用意式半自动咖啡机的功能及使用测评。惠家310外形是源于德国GRAEF的订单设计,三加热块结构,有PID控温技术保持冲煮头温度稳定。冲煮头后方安装了一个白色的LED灯,双孔蒸汽头,四孔热水管,CASADIO防烫胶。机器正面有一个液晶菜单显示屏,一个冲煮压力表,可以调节冲泡水温、蒸汽泵补水量、预浸泡时间。还有自动清洁提醒、补水提示,冲泡计时的功能。机器22公斤重量,2.5L的水箱可以向上提起拆出。机器是单双杯电控操作界面,另外也可用冲煮拉杆,液晶面板会有制作计时。这货简直是加热块机器的旗舰机。先是液晶面板的部分:        (热机时间在1-2分钟左右,三加热块家用不用像锅炉机那样等上短则十五分钟,长则半小时热机)        (萃取温度设置,共有7档,习惯用92°标准温度萃取,可根据咖啡豆特性和风味做调整)        (蒸汽大小,共有7档,我一般用2-3档就够了)        (消耗水量提示清洁:有50L、100L、200L选项)        (预浸泡系统,有四个模式可供选择)        (注销,数据清零)" 阅读全文
  • STARESSO 咖啡机使用测评(研磨|清洁)
      第一次磨豆磨的太细了,也有可能因为压的太紧了,加水挤压才压几下就压不动了,我可不想新机子才用就报废,只好把粉倒了重新来。第二次调粗了研磨度,再加上没有压那么紧,用力顺畅多了。 要说使用过程手的感觉一般分为轻松-费力-轻松三部曲。一开始加压过程还是比较轻松的,下面杯中也没有咖啡出来,按压几次以后,手上能明显能感受到压力,这时要使用的力量比较大,我一开始怕把杆子压坏,不过厂家人说杆子里是金属的,绝对耐得住压,于是我放心大胆的使劲。随着按压咖啡液流入杯中,再到最后当按压又回到轻松状态的时候,说明水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咖啡液的萃取也几乎结束了。看一看成品,油脂还是很令我满意的。可以享用啦! 清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萃取部分非常烫,比较难拧开。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好等彻底冷却再清洗,我第一次就被烫到手了。所以一开始我想要多一个粉碗,是想连续做咖啡,实际使用发现并不现实。  据说新一代可以使用nespresso的通用胶囊,不过我手头并没有胶囊,也没办法做测试,感觉上用胶囊应该清洁起来比较方便。关于奶泡功能,只能说聊胜于无吧,测试了一回打奶泡,实在是太费劲了。  总体我对咖啡机的出品是是非常满意的,兼容胶囊和粉是一大特色,方便在填粉不方便的时候快速享用咖啡。" 阅读全文
  • STARESSO SP-200 咖啡机使用总结(性能|压力|设置)
    阻力明显减弱时停止按压萃取。2代的压力明显要强于1代,而且1代在出咖啡液后未下压的情况下依然有咖啡液大量流出(有可能是粉仓底部略有凸起变形),2代基本只有在下压时才有咖啡液流出2代的油脂明显要好于1代,口感上2代的也更浓郁厚重.总结:整体的外观性能上2代都比1代有所提高,但有一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1、粉仓填装以及带的那个大小都不匹配的粉勺2、没有类似爱乐压的那种漏斗设计,不便于在其它不同规格的杯子里直接出品3、没有具体的压力显示4、水仓外没有刻度显示(被外层的硅胶包裹),内部看刻度是反的4、外观虽然较1代有所提升,但精细程度还有待提高,一些细节部分还是做的略显粗糙。PS:2代支持Nespresso咖啡胶囊,因本人暂时没有胶囊没有做相关的出品评测 " 阅读全文
  • 博世 胶囊咖啡机使用体验(设计|安装|制作)
    首次使用:       虽然图示挺易懂的,但如果不想看纸质说明优酷还有国内代理商上传的Vivy2首次使用指南,照葫芦画瓢,非常简单       按照使用指南首次使用要先清洗机器,除了擦洗还要用清洗碟冲3遍萃取管路。       同样,清洗碟使用指南也有视频版       清洗碟上有一个进水孔一个出水孔,还有条形码,这个条形码对应的指令就是清洗指令,再次强调请妥善保管清洗碟,水箱下面的插槽就是专门为它准备的,每次用完请记得放回去。另外因为机器是合上胶囊仓盖触发扫码,无论是清洗碟还是饮料胶囊都要先通电再放进去,然后合上胶囊盖才能正常工作。因为机子会自动待机,所以从买回来开始用我基本没断过电。       无论是清洗碟还是咖啡碟放置的方法都一样,二维码冲下,手持部位在托架留出的豁口位置。       清洗碟和咖啡碟出水流程都是先出热水最后喷出热蒸汽,机器只有一个按键,放好胶囊后按下按键就可以了       快结束的时候喷出热蒸汽,在奶碟和咖啡碟中有打泡的作用,同时也属于自清洁流程的一部分       清洗碟会比正常的胶囊出更多的水,通过出水口细细的水流下来后的水温仍有70℃以上,有时候忘记烧水了我会临时放入清洗碟当即热式热水器煮水喝。清洗维护:       说到清洗了那我就顺带说说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清洗,使用后胶囊穿孔装置会有残留,握住下面白色出水管往上一顶就能把这套东西拿下来。       用软布擦拭左边黑色橡胶的防漏区和条形码扫描区       胶囊托架轻轻往上一拿就可以取下来,还有杯架都可以取下来清洗的,除了水箱和这些东西以外的都不要拆下来清洗       拆下来的零件可以放洗碗机,或者用洗洁精、奶瓶清洗剂之类的洗涤剂浸泡之后冲刷       穿孔装置和出水管比较容易有残留物       浸泡过后可以拿棉签清理下小孔洞       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擦干水后装回去就行了,穿孔装置都有防呆设计,安装到位会有一声清脆的响声       机器唯一的按键上有三个指示灯,最上面杯子标志亮起了说明准备好了可以开始工作,这时候正确的放入胶囊,按下按钮就开始工作了。中间水龙头标志亮红灯时说明缺水,需要给水箱加水才能工作了。最下面的是除垢指示灯,亮起来就提醒你需要除垢了,我用了快三个月还没有亮过。如果机器几分钟没有操作,胶囊仓内也没有胶囊,会自动进入待机模式。待机时没有指示灯亮,打开胶囊仓就会自动唤醒机器。       官方推荐每250杯或每半个月进行一次除垢,不过家庭正常只使用纯净水,而且并不会每天做很多杯(胶囊不用钱呀 )很久都不需要除垢的。如果除垢指示灯亮起来的话可以购买官方的除垢片,不过我准备尝试买除垢用的柠檬酸放入水箱,效果应该类似,成本低很多。       下面是国内代理商录制的除垢操作视频指南制作咖啡:       第一杯选择了德亚直邮的焦糖玛奇朵,奶咖和一些搭配牛奶的饮品一杯需要两个胶囊,所有的奶碟上面都会写有SHAKE标记以及FOR……,稍微注意点是不会弄混的。不同于雀巢家的奶粉胶囊,Tassimo的奶胶囊都是液态的,晃起来能听到里面液体的声音,久置之后奶碟里的液态奶可能会分布不均匀了,所以使用奶碟前请按照说明SHAKE SHAKE,用力晃几下,直到能听见液体晃动的声音。       天冷的时候国内代理商的咖友群里有人反映他们的麦斯威尔焦糖奶碟凝固了,制作过程中胶囊爆开流的到处是奶,吓的冬天每次用奶碟我都要晃到听到声音才放心塞到机器里,不过我一次也没遇到过爆乳的现象。代理商反馈说可能是麦斯威尔家的某一批奶碟有质量问题,鬼知道什么科学道理,反正我没遇到。但是——我爆过咖啡碟,这个真不是胶囊的错。因为那次我放胶囊的时候随手一丢,手柄位置都没对着豁口就把舱盖压下去了,胶囊的铝箔被穿孔装置扎漏了,但是错位关不上胶囊舱盖,我又把胶囊放到托架正常的位置关好舱盖按下了启动键,咖啡从扎穿的位置流了出来 害我擦半天。所以,放胶囊的时候一定要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再压下胶囊舱盖,确保胶囊正确放置,舱盖锁好再按下启动按钮       胶囊说明都是先放奶碟再放咖啡/饮料碟,我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机器残留奶液在胶囊穿孔装置上,毕竟比起咖啡液来奶液更容易腐败变质影响第二天要喝的咖啡。       奶碟的条形码会让机器自动产生适量的奶泡       奶碟制作结束后取出换咖啡碟       浓缩咖啡液流入奶中形成好看的分层       嗯,底部是热牛奶,中间是意式浓缩咖啡,上面是还算细腻的奶泡,这杯焦糖玛奇朵是不是很上镜       用过的胶囊有两个明显的孔,边缘的孔是进水孔,中心的孔是出水孔。       我也试过先放咖啡后放奶       因为浓缩咖啡的量远少于奶+奶泡的量,奶冲下来后会对咖啡液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奶泡出来也跟咖啡液混合差不多了,不像后放咖啡会有很明显的分层保留下来,所以请记住要用奶碟的咖啡一定先放奶碟——太妃糖饮品、奥利奥饮品和奶茶类的影响不大进阶篇:配件:       tassimo的的优点之一就是口味众多,一样口味买一盒就不少了,这没拆封的随便找个箱子装下就算了       这拆过封的也装在箱子里平时取用很是不方便       官方胶囊架淘宝149,闲鱼还得80,非官方的又不像官方的那么搭,还好后来买国行版的时候送了原厂胶囊架。配件首推胶囊架,4列存储通道,64枚胶囊容量,可以旋转,顶部开口和底部缺口都能拿取胶囊都很方便。           原厂胶囊架还有个特别之处是专门留了一条通道下端开口是加宽的,方便妙卡巧克力这样超厚胶囊的取用       除了原厂胶囊架另外推荐买个打泡器,我用的是20块钱的低端产品,自然比不了专用的奶泡壶和蒸汽打发奶泡设备       但是甜奶粉随便打打,浓密的奶沫无论配意式浓缩咖啡还是红茶胶囊都不错       这是加了热牛奶和奶泡的意式浓缩,奶量、奶沫量随意调配胶囊拆解:       拆胶囊是因为好奇,好奇胶囊内容物,比如看看这个川宁出品的森林水果茶里面果然是水果颗粒、红茶胶囊里果然是粉碎过的茶叶       奶碟里的东西好像炼乳,咖啡碟里的就是咖啡粉       当然也有例外,这款牛奶咖啡胶囊里面就是冲剂一样的奶粉和速溶咖啡的混合物       其实从胶囊底部也能看个差不多,妙卡巧克力那个明显是冲调饮料粉,下排左1是热可可胶囊,也是粉状,下排中间就是上图的牛奶咖啡胶囊,下排最右是普通的咖啡胶囊       也好奇胶囊里面的构造,饮料胶囊、咖啡胶囊、奶胶囊里面构造是不一样的,一般饮料胶囊或者速溶咖啡粉的胶囊里没有过滤装置,使用前建议摇晃下,尤其是妙卡巧克力这样的厚胶囊不容易冲干净       下面对咖啡碟和奶碟进行构造对比       奶碟的构造比较简单,热水从注水口进入后会沿着胶囊边缘的通道到两侧后再通过小缝隙进入胶囊中间与炼乳一样的内容物混合后从出水口挤压出来咖啡碟首先不同的就是侧面有加强筋结构,出水孔周围有滤纸,这也说明了咖啡胶囊萃取时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与奶碟不同的是热水注入后,从两边进入胶囊中间的通道只有几条很细小的缝隙,滤纸下面也有密集的加强筋结构。坊间有传言说塔西莫系统3.3Bar的机器压力通过胶囊特殊的设计能提升萃取压力到19Bar,也许就是通过这些设计来达到目的的。       下图是我在购买之前对压力有疑虑时从知乎看到的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专门去表弟家喝了下他的多趣酷思萃取的意式浓缩咖啡,他的机器压力是15Bar,我觉得塔西莫萃取出来的泡沫明显没有那么浓密,所以我对胶囊增压到19Bar是持怀疑态度的。去表弟家先喝的酒后喝的咖啡,一人半瓶威士忌下肚之后忘记给他的咖啡拍照了 虽然没那么细密的泡沫,tassimo这个萃取的麦斯威尔意式浓缩咖啡闻起来香味是够的,加奶也是一杯不错的花式咖啡。 就两个系统的萃取差别我还问了下表弟,但是因为胶囊不同也没办法准确的判断,也许换个牌子的咖啡胶囊会有更好的体验 有趣的探索:       有人说tassimo系统太刻板,每个胶囊的条形码对应着固定的萃取冲泡指令,没有可玩性——但这不正是他的方便之处吗?也因为精确的水量、温度和程序,才能确保每一个胶囊都会以生产商想要的姿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另外我想说,条形码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DIY的冲动。首先自己打奶泡就提供了很多种可能,不同的奶量、不同的甜度、不同的奶沫量都会带来不同的口感。比如妙卡巧克力和奥利奥我会觉得太甜,如果我自己喝会选择额外加奶。一盒纯牛奶倒进玻璃杯用微波炉加热后,把一个妙卡巧克力胶囊冲进牛奶里甜度刚刚好,口感更顺滑。比如川宁的早晨红茶胶囊我会先冲调小半杯甜奶粉,打出丰富的奶泡,再把红茶冲进奶泡里就是一杯香浓口可的奶茶。       除了在奶上做文章,我也尝试了对条形码做手脚。之前从淘宝买拼配尝鲜套餐时有一个特别的胶囊,出咖啡的量和美式差不多,泡沫比普通美式更丰富,于是想着把这个条形码复制出来用于别的美式胶囊。       可是拍下来的打印出来不能识别,后来又尝试了在线生成条形码       大概因为规格的原因,还是不能识别,这个想法于是搁置了下来       不过条形码是死的  ,人是活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不是,是不再复制条形码,改为套码(套码的糙汉子,你威武雄壮 )       既然自己打印的条形码不能用(个人分析可能是我的渣渣热敏打印机分辨率太低导致,有更好的设备应该可以照相打印或者生成二维码打印的),我采用把用过的胶囊上条形码剪下来覆盖在胶囊上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友情提醒,贴码的时候一定要覆盖下图所示位置的条形码,不用管胶囊托架缺口位置的那个,因为扫码窗口只有一个。       掌握套码技术之后,因为买国行13盒套餐带的不喜欢的美式咖啡胶囊都可以变成意式浓缩咖啡了。有了奶泡器苦涩的意式浓缩咖啡又能变成各种花式咖啡了,所以请记住糙汉子公式两条:       美式咖啡胶囊+套码技术=意式浓缩咖啡胶囊       咖啡/红茶胶囊+奶泡器+奶+糖=花式咖啡/奶茶       除了对功能的探索,我还想尝试下之前买手压杯的时候就想尝试的拉花,可惜通过尝试发现,拉花是一门技术,而我没有掌握这么技术 有志之士可以自己尝试下机器和胶囊购买:咖啡机购买建议:       机器海淘还是国内电商购买都可以,前文也有贴出参考价格。海淘建议等活动,计算购机成本时要考虑关税和运费,总价超过300就不太合算了。国行的话建议等活动购买买胶囊送机器的套餐,虽然送的胶囊好多不一定合口味,但是可以参考上文两条公式。另外国内代理商在天猫店售卖的只有Vivy2和SUNY两个系列的机器。       保修方面我在国内电商的群里看到有网友的机器故障,客服提供的流程是先联系400,然后400安排顺丰上门取件维修后再寄回,不清楚海淘机型能不能保修。胶囊购买建议:       有了机器之后建议先去淘宝买几组多口味拼配的,尝试尽可能多的口味,喝到自己喜欢的记下来以后等活动多买一些。胶囊海淘会便宜些,但是我从亚马逊买的时候都是只能整箱买,如果不确定是不是喜欢的口味不建议买那么多。大部分胶囊淘宝常年五六十块一盒,除了花式咖啡和妙卡巧克力、奥利奥等一包是8杯(花式咖啡和奥利奥8个咖啡碟+8个奶碟,妙卡是双倍厚度胶囊),其他意式、美式、各种茶一般一盒16杯,划到三块多一杯,赶上活动会有更低的价格。下图是我双十一在京东买的,其实还叠加了信用卡优惠,订单截图看不出来。 阅读全文
  • 奈斯派索 Inissia 系列 C40 胶囊咖啡机使用总结(口感|价格|优点|缺点)
    不需要特殊的手法,甚至不需要经验,你就可以轻松的在数十秒内得到一杯口感香醇带着细密泡沫的咖啡,甚至不需要你先把水烧开就可以喝到热腾腾的咖啡,这种体验对我而言是一种革命式的进步。咖啡的口感确实是凌驾于速溶咖啡之上的,无论是香味还是口感,都不是一般速溶咖啡可以相比。可能是我口味不够敏感,我也没喝出比多数咖啡连锁店有多大差距。为了保证咖啡粉的新鲜,每颗胶囊内都填充了惰性气体保鲜,加上咖啡机的压力冲泡,让品质得以保证。在家给自己做一杯香浓的拿铁,捧着看一部喜爱的电影,确实从一个侧面提升了生活的品质。因为是雀巢的胶囊规格,所以这款咖啡机可以喝到非常多口味的咖啡胶囊。目前雀巢大陆官网一共有28种胶囊在售,更有其他公司(如比利时BELMIO、意大利Pellini等等)的胶囊是按照雀巢胶囊的规格生产的。在这么多的选择里一定可以找到一款你心仪的口味。再来说说胶囊的价格。作为一件日常消耗品,相信很多值友对胶囊的价格比较感兴趣。首先要讲的是每一个口味的咖啡价格也不尽相同,以雀巢中国官方商城的定价来看,每颗胶囊的定价在3.5-4.5元区间。如果按照市售成品杯装咖啡价格计算,这个价格还是很有优势的。当然,官方商城永远是最贵的渠道,在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等渠道,你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咖啡胶囊,胶囊价格最低目前所见为3元左右。机器只要四五百元,一颗胶囊只要三四元,这样的成本对于目前的消费平均水平而言也不算贵,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   总结作为一个刚刚开始使用胶囊咖啡机的新用户,我只能从我的角度来总结我对这台机器的看法。优点:方便易用省时省力占用空间小价格低廉咖啡口感好缺点:胶囊花样繁多需要摸索口味运行时的噪音稍大咖啡冲泡不彻底胶囊内有残留(偶然一次误操作发现的)    " 阅读全文
  • Illy X9 Iperespresso 胶囊咖啡机使用体验(优点|缺点)
    胶囊和奶泡机到货后老公抓紧试了一下,选的大杯的出杯量,我还是觉得好少,原谅我这种喝速溶的水平吧,对浓缩咖啡毫无感觉。并且制作水平有限,就加了奶,加了奶泡,勉强算卡布奇诺做出来了吧老公自己做的他觉得比喝星巴克的还有满足感 自己在家轻轻松松也能喝到意式浓缩了。使用体验:目前主要感受到的都是优点啦,轻轻松松就可以自己做咖啡啦,比喝速溶进了一大步,并且对技术没有要求哈哈,适合我们这种新手。而且也不是每天都喝很多咖啡,觉得用胶囊机就挺合适的了。缺点嘛应该是太单一,只是有个出杯量的选择,只能做意式浓缩,要想喝花式的还是要靠自己,然而自己水平低是硬伤,也赖不得咖啡机,还是好好提升下自己的水平吧 " 阅读全文
  • 博世 胶囊咖啡机使用总结(清洗|制作)
    首先,新机器是要清洗的,博世已经为你想好了,只需要把上文提到的那个黄色的片子 放进机器就可以了。步骤上还是有讲究的 。首先你要把水箱灌满水,然后先通电,打开机身右侧的开关,然后再打开机器,把正面向上轻轻拨开就可以了,放入黄色的碟片放入碟片之后,机器会自动识别条码(这就是为什么要先通电,不通电它怎么自动识别呢),然后你按一下唯一的一个开始的按钮,机器开始执行清洗程序,你只需要放一个空杯子用来接清洗的水就行了。很简单 每清洗完一次就会喷一些蒸汽出来,可能是用来消毒的吧。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是清洗三次,当然你也可以多洗几次。下面开始制作咖啡了 。这个是胶囊咖啡机,所以你需要胶囊,胶囊在前首富家里就可以买了,按销量排名,基本没有仿冒品吧!黑咖啡系列的大概平均4软妹币一个,一袋可以做16杯,需要牛奶搭配的咖啡要两个胶囊,一袋可以做8杯,所以大概需要8软妹币一杯。胶囊的种类比较多,还有红茶、柠檬茶系列的前首富家某网店截图而来的,为了避嫌不做广告了,大家看看有哪些口味的胶囊:我买的是COSTA的美式咖啡外包装是这个样子的打开以后就是这种小胶囊按照之前的程序,放入机器中把杯子摆好,然后按下开始按钮,这个时候会有点响声,声音不大等待大概一分钟左右,就制作了一杯泡沫丰富的美式黑咖啡。什么?你问我口味怎么样?我觉得很好 ,我这个欣赏水平觉得已经很好了,比速溶的好喝多了。总结:   首先是每个胶囊上面都有条形码,机器自动读取,然后自动管理水量、温度、压力、时间等等,总之,各种自动 ,耗时较少,咖啡做完以后把胶囊拿出来扔掉就可以了,适合懒人。我在办公室使用,很多小伙伴的,大家都不愿意洗机器啊!    其次,人家有颜值加持啊 ,T12的产品设计斩获IF和红点两项国际设计大奖    然后呢,更换不同口味的胶囊不用洗机器,不会串味儿,貌似又是啥科技 缺点:水箱小了点,做三杯咖啡就见底了!" 阅读全文
  • 博世 Tassimo Vivy 2 胶囊咖啡机使用体验(口味|口感)
    说到热巧类像妙可和吉百利都是粉相当于冲制热巧粉,只不过是机器用水压在冲的时候打了些泡沫出来(不清楚是不是内置了打泡机),口感会比直接用热水冲好一点。妙可和吉百利这两款热巧我认为吉百利好喝一点,但都偏甜,热量不低。至于奥利奥是糖浆包,糖浆胶囊冲出来口感上会比粉颗粒感更弱,但是充满了香料的味道,回味不纯正。讲起咖啡意式浓缩做出来以后表面有一层泡沫,这就是胶囊咖啡机快捷但口味跟不上的问题。咖啡基本做出来很少有油,但有一层莫名的泡沫...每次喝的时候都想把泡沫撇掉。口感自身感觉就是浓一点的美式,真正的意式做出来后表面泡沫里是含有油脂的,所以这个机器相对于illy和雀巢来说,不太适合做浓缩。美式不用赘述,即使用美式咖啡机做出来除非专业人士,常人喝起来口味差别也大多是咖啡豆好坏的区分,味道区别不是很大。但vivy2让我最讨厌的一点是美式你也给我弄一层泡沫出来干嘛,说真的很影响口感...花式咖啡普遍做出来还是挺好看的,因为都是提前设定好的程序,很规范,一百杯都是一个样子。至于口味来说能喝,有的也很惊艳。但要注意的是有些花式咖啡胶囊里是速溶粉,比如麦斯威尔的可可卡布奇诺,实际上就是速溶粉,所有不太值得购买。茶类我只买了一款,川宁这款红茶的味道有点像红茶加一点点姜,茶这个东西一个胶囊是可以做两次的,毕竟用胶囊咖啡机冲茶,你也就是就是喝个味道而已,不用太讲究。以上这一切只是针对于这款机器及对应胶囊饮品从自身感受出发做的概述和评论所有的东西比如浓缩的萃取一类的都不以专业角度来看待毕竟只是为了喝个饮料而已" 阅读全文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
今日必买:PHILIPS 飞利浦 EP3146/72 全自动咖啡机 金色
今日必买:PHILIPS 飞利浦 EP3146/72 全自动咖啡机 金色
1911.89元(需用券)
PLUS会员:PETRUS 柏翠 小白醒醒Pro PE3366Pro 半自动咖啡机
PLUS会员:PETRUS 柏翠 小白醒醒Pro PE3366Pro 半自动咖啡机
505.66元(需用券)
De'Longhi 德龙 冷萃版探索者 ECAM450.86.T 全自动咖啡机
De'Longhi 德龙 冷萃版探索者 ECAM450.86.T 全自动咖啡机
8288.84元
百亿补贴:De'Longhi 德龙 ESAM2200 全自动咖啡机
百亿补贴:De'Longhi 德龙 ESAM2200 全自动咖啡机
1749.9元(多人团)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更多
兔牙咖啡馆 篇一百二十八:618家用咖啡机选购攻略!跟着兔牙,打造适合自己的1㎡咖啡角
兔牙咖啡馆 篇一百二十八:618家用咖啡机选购攻略!跟着兔牙,打造适合自己的1㎡咖啡角
格米莱3005L,小白入手的第一台半自动咖啡机使用体验
格米莱3005L,小白入手的第一台半自动咖啡机使用体验
宅家喝咖啡的美好
宅家喝咖啡的美好
值得一看的七款高端咖啡机
值得一看的七款高端咖啡机
更多相关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