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亚动力耳机使用最新摘要

  • 拜亚动力 T1 MK2 头戴式耳机使用总结(线头|插头|声场|解析|优点)
    线头太粗卡住了 粗略一比,欧亚德的头还真的比拜亚原装头粗那么一点仔细测量  欧亚德插头的直径约为8.5mmT1原装插头则为8mm差了0.5mm  Are You Kidding Me!?!? 没办法,只能上原装线试机了,毕竟原装线也不差啊,好歹是7N OCC试机组合还是那套TEAC UD-301魔改 + DIY HA5000因为HA5000之前是为K701打造的,所以增益比较低约为3.5倍,上T1之前先更改下增益,增加到约为9.5倍拜亚的风格刚上耳确实有点不太习惯,因为习惯了K701那比较刺激的中高频,感觉拜亚比较平淡。但是各频段的衔接处理确实要更加顺滑,高频也不像K701那样刺耳解析以及声场暂时没感觉有十分突出,不排除是线以及煲机的差别,因为之前是同期买了古河的PCOCC为K701做了另外一根线,与欧亚德的102ssc比起来声场,解析以及通透度确实逊色不少,由于之前那条古河线做成了平衡线一时改不过来,所以暂时没办法在同等条件上测试…只能留到日后补上。煲机一日之后的补充在轻煲机了一天之后(约12-14小时),T1有明显增强,估计在煲开之后表现会更佳此外已经购入了插头准备对耳机线进行改造,听感部分会稍后详细补充。------------------------------------------------------------------------------------------------------------------总结没听过森海800 因此这里也不能下结论谁更好,对比AKG中端来说,拜亚T1虽然缺少了一点味道,各方面表现均衡,没特点,也没短板,也许这才是拜亚应有的味道。优点:1、做工好2、3.5mm可换线 平衡设计 可玩性高3、德国制造缺点:1、贵……说实话这做工这音质收这价钱还真不能说贵,但6K确实也不便宜就是了 2、设计上有些细节反人类-----------------------------------------------------------------------------------------------------------------最后要称赞一下本次拍照时候所用的照明装备:山田照明 Z80-PRO II    显色性与色温无可挑剔 这货虽然也是近期购入的,但海淘的时候选择了香港人肉带回,去掉了包装所以缺了一篇原创 说白了就是懒……感谢各位观看 " 阅读全文
  • 拜亚动力Blue BYRD蓝牙版耳塞使用总结(佩戴|音质)
    实际体验中得益于拜雅在人体工学方面的积累以及Blue BYRD的轻量化设计,这款耳机入耳非常舒适,毫无挤压感,同时佩戴稳固,不仅日常听歌通话不会掉落,简单的瑜伽、跑步等运动场景也很适合。至于日常操作,拜雅Blue BYRD的线控也非常的方便,拾音孔位置合理,在语音通话中表现很好,完全不用刻意的拿起放到嘴边。音质方面,搭配蓝牙4.2技术以及高端动圈单元的拜雅Blue BYRD更是让人惊喜,其支持APTX?LL、APTX?、AAC、SBC解码,特别是APTX?LL技术,其主打低延迟,主要特征就是将延迟降低在40ms以下,要知道人的延迟感知极限为70ms,所以日常使用时不用担心会出现延迟影响听感。而在高品质音频稳定传输下,BlueBYRD的高端动圈单元也得以发挥最大优势,10-25000Hz的宽频响范围使得其声音覆盖范围够大、表现力也很强。试听后的具体感受是三频均衡,解析细腻,低音有量有潜,中频人声细致耐听,高频清凉透彻无破音。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摇滚、民谣都能稳当的Hold住。当然,拜雅作为老牌,在音质调校上也有自己的杀手锏,除了基本功扎实强硬外,拜雅还在BlueBYRD中加入了MOSAYC细节补偿技术,可以弥补声学图像丢失的某些细节,大幅度提升音质的细节表现,使得音乐表现更加出色,成为了这款耳机的一大亮点。同时Blue BYRD还支持拜雅针对不同用户听感需求也不尽相同推出的“私人定制”App:MIY ,这款App会对用户的六个频段听力水平进行测试,通过不同用户的不同听觉特性自动优化耳机声音,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音色调校,专业度相比于自身在播放器中调校要高很多,可以说是非常实用又超级人性化的功能,是这款耳机的又一大亮点。而这两大亮点也正是Blue BYRD在音质效果上尤为出色以及更得人心的主要原因。 阅读全文
  • 拜雅Lagoon ANC乐谷主动降噪耳机使用总结(佩戴|降噪|控制|音质)
    从Lagoon ANC的外形设计和颜值上来讲,这耳机应该是定位于出街使用的耳机,所以佩戴舒适度是个较为严肃的问题,如果太夹耳朵会头疼,如果太松了又容易脱落,我觉得Lagoon ANC的头梁韧性设计上对于我来说是恰到好处的,包耳式的耳罩刚好能被全部罩住,海绵垫甚至不会触碰到我的耳轮边缘,所以耳朵不会产生任何不适感,头梁松紧度适中,不松不紧的刚刚好,拜雅作为耳机的鼻祖品牌,拥有80多年的耳机制造经验,所以在人体工学方面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大家放心就是。估计大家最关心这耳机的还是降噪到底表现,毕竟是个强调主动数字降噪的耳机,它能否满足日常需求,这是个关键问题。Lagoon ANC共有两档的降噪,通过右耳单元上的小拨杆来调节,每次调节都会出现清晰的人声提醒,语音提醒完毕立刻进入降噪状态。关于降噪的表现,开启第一档位就已经基本够用了,心里估计人声可以消除60%,马路上的发动机声可消除70%,商场里的人声可以消除60%,机动车的鸣笛以及夏日里的蝉鸣声消除相对弱一些,大约可以消除30%左右,对于风噪的控制到是有奇效,明显比索尼降噪豆2代要好上不少,估计是封闭式耳机的被动加成缘故,大约能降低将近50%左右吧。但当开到第二档降噪,基本上这些所有的声音可以进一步消除10%的样子,虽然依旧是比较常见的偏向于中低频的降噪方案,但鉴于本人早前体验过索尼第二代降噪大耳和BOSE的大耳,LEVLE基本可以断定处于第一队的行列。这个降噪能力是出色的,但我好奇拜雅似乎并未在这方面做过多的宣传,比如BOSE这个降噪鼻祖就不用多说了,索尼则会宣传它的芯片有多么强大,但拜雅就啥都没说,可能是出于老牌HiFi厂商的矜持吧,它更强调的是依然偏向于音质方面,所以接下来又让我产生了好奇:降噪耳机的音质到底能做到何种地步呢?拜雅Lagoon ANC给了我答案,先卖个关子把该聊的先聊完!【APP应用浅析】我从来都认为耳机上的APP大多数都是画蛇添足,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Lagoon ANC自带的MIY也一样......所以我连截图都懒得弄了,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里边自带的三个功能:1.创建用户的听觉特性并自动优化声音:就是下图这个界面了,我耳朵出毛病了么?怎么调都没感觉到有任何变化.......点击“更新个人资料”一直转菊花。2.统计数据:会根据你的使用耳机时长告诉你适时调节音量,感觉这个功能好无聊......。3.触控板灵敏度调节:依旧是个好无聊的功能,直接开到灵敏度最大就可以了......。没了.....真没了~~就上面这些功能......,总结起来就是这样的感觉:没啥实用性,存在意义不大。Emmm,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的,据我了解拜雅才刚开始启用MIY APP,时间不长,应该说还是个刚刚起步的阶段,人家索尼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挺LOW的,相信如果拜雅一直把降噪耳机这条产品线继续做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主观声音体验】Lagoon ANC除了独创的亮瞎双眼的光导系统和出色的降噪表现,它的音质也出乎我意料之外,咱常见的降噪耳机往往音质都与价格严重不符,即便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能听、够听的层面,所以我对于降噪耳机的态度是只要降噪好一点就行了,其他也不会去奢求什么。Lagoon ANC的价格直接飙到2999元,如果它还是按市面上的老套路出牌,肯定不会被消费者买账,聆听结果居然不仅没让我失望,而且还有惊喜!首先我把它接到iPhone xs max上聆听,奇妙的是耳机接驳的时候会出现非常自然的语音提醒,一点机器人的味道都没有,语音的自然度甚至超越siri!纯粹的美式发音,甚至能把目前接驳并启动的编解码器规格也给报了出来,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亮点,但在细节体验方面首先给我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好了,言归正传说声音。众所周知果机最高只支持到AAC的,Lagoon ANC刚好能与之匹配。虽然不算是什么先进的编解码技术,但总比SBC要好了不少。在果机前端下,Lagoon ANC的声音偏暖色调,人声舔耳朵,同时能保持较高的解析力,整个频段的线条感较为明晰,并且能带有良好的通透感。要说这耳机还有没有拜雅的传统风格呢,我觉得有,主要应该在低频渲染上,Lagoon ANC的低频质感较为出色,有着传统动圈耳机的舒展性和自然的特色,但它在渲染味道上还是老拜亚的风格,这个味道很难用文字描述出来,如果你是个老用户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不同的地方依旧在于低频,它的低频味道虽然还是那个老拜亚,但深度有明显强化,甚至略微有点抢戏,当低频攻击振膜的时候居然能明显感受到一种奇妙的炸裂感,面对大众化消费者群体,我并不认为这是个缺点,反而显得更加抓耳,对于流行乐的诠释也会更加到位。不足的地方是声场,拜雅似乎刻意削弱了声场,它的横向明显要优于纵向的,这个向场的规整度还不及自家的DT880来得更有空间感。然后我随便找了个Android8.0的手机,以aptX方式接驳到了Lagoon ANC上,aptX的解码能力虽然不算高,但依然要优于AAC的。所以声音质感相比使用果机有了明显改善。主要的提升点在于这样几个方面:1.音色的细节毛刺感几乎全部消除,声音的细腻度有了提升;2.通透感更好,这是相比AAC模式下的一耳朵差距;3.低频似乎凝聚力更强了,但不是很明显;4.人声的湿度更浓厚。显然高解码能力下能让Lagoon ANC的音质更加出色,所以个人建议拿Lagoon ANC与Android手机搭配会更好听。另外我在包装盒上还看到它居然支持aptX low latency,也就是支持aptX下的低延时技术,不过呢我随便用它打了几盘《和平精英》,很遗憾依旧有延迟的,但还算能够接受,延迟感略微比airpods2差一点,只要不是骨灰级的手游玩家应该不会对它吹毛求疵了。【总结】Lagoon ANC的价格是2999元,设计亮点主要在于降噪品质和声音素质两个方面,光导系统算是锦上添花的创意。降噪品质在上文里已经聊得比较多了,这里还是想再说一说它的音质水准吧,根据本人经验,我曾听过索尼1000XM2,他的主要问题在于人声偏厚到失去了细节,某些地方甚至还会出现糊里糊涂的表达,算是比较大众化的调音风格,索尼1000XM3我没听过,但根据大家的反应几乎跟二代差距不大,BOSE家的降噪没听过,但普遍反应音质略有不及索尼1000XM3。所以一路推断下来,我认为索尼的不足反而是Lagoon ANC身上的优势,整个声音的细节、通透性和低频质感等方面都是更接近于传统HiFi耳机风格,要不然人家拜雅也不敢把价格定在2999元了不是么?音质降噪两开花,这是Lagoon ANC带给我最大的感受,Lagoon ANC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能有好声音的降噪耳机了。综合功能和性能两个方面,我觉得还是物有所值的,虽然有点小贵~,拜雅的耳机就别指望它能降多少价格了,早买早享受呗! 拜亚动力/拜雅(Beyerdynamic)LAGOONANCTraveller乐谷数字式主动降噪无线耳机黑色2899元京东去购买  阅读全文
  • 拜亚动力 DT240 Pro 耳机使用总结(接口|佩戴|低频|中频|声场)
    1.佩戴感受DT240Pro是罩耳式设计区别于压耳式设计意味着佩戴有更好的舒适度,但从上文那张与DT440的对比图可以发现,这支耳机的尺寸不够大,拜亚称之为“紧凑式罩耳设计”。实际佩戴中证明确实能罩住耳朵,但是需要一点调整动作才能让耳廓在里面舒展开来。戴上之后发现隔音效果不错,耳罩部分应该人造皮革,里面填充了海绵,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耳罩紧密贴合面部达到隔音降噪的效果。头梁的头垫应该也是这种设计,佩戴时和脑袋贴合的很好受力均匀因此不会有压头的感觉(这点比DT440好太多了)。然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眼镜党的体验会有所下降,因为拜亚Pro系列耳机的耳压都偏大(用途决定),这样耳罩压着两只眼镜腿有可能会把力传导到鼻支架,戴眼镜的都知道鼻梁被眼镜压的那种难受,因此眼镜党最好的打开方式也许是摘掉眼镜闭眼聆听这幅耳机。 总的说来DT240Pro的佩戴感受还是不错的,我试过佩戴较长时间(近两个小时)也没有出现什么不适的感觉。2.试听环节此次试听前端用的是AUNE X1S(十周年纪念版)和iPhone 7带原装音频线接口,另外拜亚DT440加入作为对比。    试听的第一张专辑是阿黛尔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25》,喜欢欧美流行的都应该很熟悉,此专不仅横扫了2017年格莱美几项最重要的大奖,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畅销,可谓叫好又叫座的典范。戴上DT240pro听了一会儿就发现这支耳机适合听流行,首先是氛围感好,应该是封闭式的设计带来的,再者低频质感好,比较凝聚,量感适中。然后就是中频表现,这支耳机改变了我对拜亚耳机中频的看法,之前听过的像T90,DT990也包括DT440都有中频稍“凹”的感觉,表现在听感上就是人声有点远。而DT240pro的人声比较近,听起来更舒服显得更有感情,特别是当我用推力更小的iPhone 7推时人声更贴耳了,当然推力小了后整个声场小了一圈,只能听听流行曲目。而DT240pro的高频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对类似三角铁和镲片的还原还凑合但不出彩,延伸不太足,又加上封闭式所以整体听感不太通透,但是换个角度看这样柔和的调音不够刺激过瘾但是适合较长时间聆听。也许这也是考虑到录音师需要长时间使用耳机,保持声音准确的同时耐听也很重要。另外这支耳机的声场表现还不错,不算太大但是清晰规整,在《Remedy》后半部分有一声拖长的“I will be...”听来有点像身处一个空旷的大厅,余音渐渐消散。。。影视音乐不分家,好的剧集往往有好的配乐,《权力的游戏》及其原声配乐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这次试听的选的是权游第六季的原声配乐中广受好评的《Light of the Seven》。印象中这是权游中唯一一首钢琴编配的配乐,从开始钢琴独奏,到钢琴+大提琴,到大提琴+管风琴。在大致上这三种编配中,两条旋律反复切换主次角色,缠绕变奏。音乐旋律变化完美配合剧情推进,层层深入,到后来节奏越来越快最后戛然而止--在大教堂参加七神审判的所有人随着巨大爆炸全部葬身火海,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这首曲目有较多的乐器混合演奏,也有较为复杂的编排,可以作为室内小编制来欣赏,同时也可以检验DT240pro对器乐的表现能力,试听结果比较满意,前期钢琴独奏余音形成完整空间感,后期节奏变快后各种乐器一起演奏也能较好的做到各行其是。但是和开放式的DT440相比还是有些局促,各种乐器的声音能较好的还原但分离欠佳,会有点相互抢风头的感觉。最后试听的是德沃夏克的著名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虽然是一个比较偏门的版本却是我比较推崇的,康德拉辛是来自俄罗斯的指挥家,出产不高但是以音乐层次鲜明和演奏家配合默契著称。这算是对DT240Pro的大考了,前两个乐章听下来感觉很不错,特别是第二乐章中木管演奏时,作曲家那份思乡之情凄凉中透着忧伤非常打动人心。但是到了第三、四乐章乐器合奏变多节奏变快后,DT240Pro有些“招架不住”了,特别是迎来高潮爆发的时候,整体听感会显得有些混乱,各种器乐挤在一起无法从容表达出来。当然大编制对耳机要求确实很高,特别是封闭式耳机还会吃声场不够开阔自然的亏,相比而言开放式的DT440在应付交响曲就要轻松不少。试用总结优点:外观时尚,结构轻巧但可靠,做工质量不错;佩戴比较舒适,隔音效果不错;不挑前端,易推性不错,移动前端直推也能得到健康自然的声音;声音表现平衡准确,兼顾解析和听感;整体比较耐听,适合较长时间聆听或者监听干活用。缺点:  1.电话线有点怪异,正常1.2米有点短,拉长了又会有拉扯的感觉;  2.Pro系列耳压较大,长时间可能会有不适,人造皮革不透气,夏天会焐耳朵;  3.封闭式听感不够通透,大场面大动态控制力欠佳,不适合大编制。总的来说,这款DT240Pro作为拜亚面向“便携监听”领域开发的新品是一支不错的耳机,在比较便携的重量尺寸以及不高的驱动要求下提供了足够高的音质水平,可以满足专业人士户外干活和对音质有较高要求的发烧友出街的使用需求。但是如果没有上述类似的需求,家用我个人更加推荐佩戴更舒适听感更自然的开放式大耳机。" 阅读全文
  • 拜亚动力 DT 990 Pro 头戴式耳机使用总结(素质|佩戴|做工)
        由于我有时也做些录音和混音的工作,因此选耳机大多是监听风格的,不喜欢明显的音染,这点可能与有些发烧友不同。再加上一开始用的就是AKG的271S所以一直都有一个追求相对客观的听觉习惯在里面。用过的这些耳机,当然还是271s还原性最好,后来改版MKII以后据说低音有所加强,我没有听过,但这显然是厂商为了迎合流行做出的变化。    AKG的K121S是我无心插柳买回来的,本来是想买K240的,但刚好看到秒杀价,于是就顺手买回来了。个人感觉它的素质还是不错的,但频响宽度方面似乎不能与271或其它高端货相比,一分价钱一分货嘛。但它佩戴起来相当轻松,这点是超出预期的。我主要用来在家挂电脑用。    AKG的K420是300钱以下的出街耳机中比较值得买的一款。从各大网站的销量上看就可见一斑。原本我买了副森海的PX200,但觉得佩戴不舒适,而且低音有些轰头,于是二手出了。后来也考虑过拜亚、铁三角的几款低端货,当然也包括了这款K420,但一直没有下决心。然后的某一天见易迅天黑黑K420做活动,K420只要199,于是立刻进了一副,感觉相当值。尽管没有突出的优点,但它也没有突出的缺点,高中低三段比较均衡,佩戴起来也相当舒适。个人感觉其素质似乎还在PX200之上,但价钱却只有PX200的一半左右。于是现在就变成我出街必备的东东了。    最后来谈谈这款拜亚的DT990吧。尽管有人说它做工不好,有人说250欧不好。但我觉得它仍然是比较超值的一款耳机。毕竟价钱就在那摆着呢。你不能指望它能够跟5000+,甚至更高端的耳机相比。整体感觉,尽管入手时间不长,还没有煲开。但这款耳机有两个方面仍然是表现突出:一是动态大,超出我其它的几幅耳机许多,似乎也超出了AKG的K702(因为我听702是在朋友那儿,他只有蔡琴一类的碟,所以当时也听的不是特别真切);二是高音突出,甚至有尖锐刺耳的感觉。相信煲开了以后一定是相当适合古典音乐的了。    以上纯属个人浅见,大家嘴下留情,拜谢。 " 阅读全文
  • 拜亚动力 DT660耳机使用总结(声场|音色|低噪)
    去家访的时候,以台机为主,主要听的是古典大交响(其实就贝九和德九…… )音源是MBP-apple music,DAC是杨菁X-sabre(相对而言有些寒酸),耳放是schiit Ragnarok,同场耳机有DT660,平衡HD600,HD800,HE560,KK,达摩,还有HD25实话说DT660给了我不小的惊喜,首先就是“透”。以往听过的拜亚封闭式耳机,包括不限于DT770、DT1350、T70、T50,都不透明,就是声音仿佛被毛玻璃挡住一样,而DT660透明度比这几个都要好,甚至比平衡的HD600还好。另一方面,声场很大,不像个封闭式耳机。可以说能跟HD600相提并论。声场大,在听交响的时候就有先天优势第三就是,古典的音色很准。当天的几支耳机里面,DT660在音色上面是最像HD800的,其实声音的风格也是很像的。HD600听古典也很好,但是是有一种独特的音色(另外也把HD25插上去RAG,又换上HD600平衡线试了试,放毒成功 )然后小伙伴的DT660想出来巡回,我就借回来仔细听听我自己的东西就寒酸多了……DAC/一体机mojo,耳放杰大x-thor,耳机HD25、HD600、DT660、达摩,小四也来凑凑热闹。杰大这个耳放比较适合HD600或者其他中高阻耳机,低阻耳机插上去有很明显的低噪,HD25、小四、DT660插上去低噪很大,加上小四那根阻线都没用,达摩直插低噪也很大,但是加阻以后很惊奇的低噪没有了。低噪大听起来难受,只好mojo直推。自己拿回来仔细听的时候DT660一些短板就暴露出来了,最突出的就是高频非常刺激,比印象里在RAG上面听的要刺激不少,以至于高频要穿脑。写到这里我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毕竟我多少算个歌德党另外DT660几乎是一只只能听古典的耳机。比较硬的声底和薄的中频 使得 不管是听流行人声还是器乐摇滚都显得高频格外刺激一首摘,听古典的时候倒舒服很多,但是音量也要开小一点…… 阅读全文
  • 拜亚动力 T1mk2耳机使用总结(听感|阻抗|解析力)
    试听的前端采用常用的凯音35组——便携播放器N3+便携耳放C5,前者通过LO的方式输出,后者采用高增益模式,电位器大概开到3和4之间就已经有足够的声压。习惯性地先听卡拉扬版本的《四季》,但一耳朵下来,确实就是驱动不起T1啊!且不说N3这种入门级别的播放器在信息量上的巨大落差,光是低于常规输出电平的LO设置,就已经非常致命了——后端的C5本身就已经推不起T1 600欧的阻抗,低电平就意味着还需要增加额外的补偿,这么一来失真就会更加明显。(白牙狗说:无眼睇~!)从听感上来说,声场是开阔的,定位是准确的,但这时T1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是:高、低频都显得很毛躁,大动态时几乎都是处于失控状态;中频很拘谨,缺乏松弛状态下的那种润泽、柔和感。虽然从素质上来说,在一些相对安静、信息量不大的曲目时,T1确实表现出其旗舰等级的优势,一些以往都不曾听到的微小细节在T1上都能细致地反映出来。但更多时候,特别是在听交响乐时,T1的表现甚至还不如次旗舰的1990那么饱满、细腻。流行曲目并不是白牙所擅长的,这时虽然T1推不好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掩饰”起来,但在情感方面会显得太过理性单薄(貌似是白牙的一贯理性),就连歌姬天后的首本名曲《My Hear Will Go On》都变得有点白开水了。那蔡大妈的那曲《被遗忘的时光》又会如何呢?梁: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刘:水我啊~!(坑我啊~!)……真实的听感其实倒也不算太坑,最少开头那几句清唱还是挺靡靡之音的,那一声口水音也能分辨出来,声音的舒展程度、以及蔡大妈的嘴型也很立体清晰……旗舰还是有旗舰的型格的。不过去到鼓声响起时,就真的散了~!散了~!了~!刘:可唔可以回水?(能不能退钱?)梁:对唔住,我系老烧~!(对不起,我就是“坑”~!)(完)……且慢,就这么点内容就想骗我值小编的金币?!《Duos for 2 Violins Op. 29 No. 1 阅读全文
  • 拜雅 DT880 头戴式高素质HIFI半开放式经典耳机使用总结(优势|不足)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DT1990PRO几乎有着压倒性的优势,这条上市38年的DT880如今还值得买吗?大家伙儿不要忘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价格!一条DT1990PRO的价格可以买全DT880三个阻抗了!花更高昂的价格能带来更明显的信息量和更具线条感的声音呈现到底值不值得,我觉得这问题在发烧圈子里本身就是死循环,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不是么?但如果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考虑显然DT880更加吸引人。当然还得说一个话题,那就是“潜力”,我不知道我这两条耳机在那些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前端上还能激发出多大的潜力,但如果你手上的前端设备并不是很高端,那么DT880更加门当户对一些。最后简单总结一下DT880,希望能给大家做个选择上的建议。优势:1、做工精良;3、用料靠谱;3、声音柔和,自然耐听;4、性价比突出。不足:1、不可换线,可玩性较低;2、耳机上的塑料块略显低档。适合人群:1、对于音质要求较高的烧友;2、对于预算不高的烧友;3、比较偏爱声音直白风格的杂食性烧友;不适合人群:1、不是顶级打死也不买的资深老烧;2、不喜欢直白风格的烧友。 阅读全文
  • 拜雅 DT880 头戴式高素质HIFI半开放式经典耳机使用体验(声音|佩戴)
    先来简要介绍一下本人的前端配置情况:数播:AUNE S5A。这个我前段时间给大家做过分享,我是拿来当数字转盘用,接口挺丰富,甚至还支持CD抓轨,可以说是2018年度比较超值的数播之一,最近我接在家里的NAS上使用,就是它太过依赖于遥控器,现在用手机操控妥妥滴稳。    一体机:香榭丽舍解码耳放一体机。单颗AK4495S解码,BOSS答应我日后升级双AK4495S,目前算是试验状态的产品,不过音质可圈可点,是我日常主力机型。缺点嘛.....就是感觉配色与解码、耳机不太和谐,目前只推出了黑色这一个版本。线材:佳耐美AES线(纽崔克插头),这个是TB上买的,入门级定位,圈子里都说烧线材必须先从佳耐美开始,好吧,150块钱搞定......。排插:那享声周年纪念的镀铑排插,据说有什么滤波作用,这个东西我也不太懂, 就不多解释了。电源线:天乐PT-X,这货的价格比DT880还高一些......。 Emmm....个人觉得AUNE S5A+香榭丽舍是一套没什么明显短板的入门组合了,如果还想降低一点预算的话,数播可以选择AUNE S5,就是不带解码板的那款性价比会更高,这样一套下来8000块钱不到,一般的中低阻抗耳机都能驱动得比较靠谱,加上周边的线材之类的东西,可以听好多年了。如果您预算更高一些的话,我建议直接上独立解码+独立耳放吧,一体机系统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投入太多资金。关于DT880的文章在网络上多如牛毛,这次我想来点特别的。DT880算是非特斯拉系列中的高阶产品,可能不少对拜雅有兴趣的童鞋比较好奇它跟特斯拉系列耳机声音方面有多大的差异。近几年拜雅一直力推特斯拉系列,特斯拉也算是拜雅的一个独特“标签”了吧。本人手头有一条DT1990PRO,直接拿来做个对比吧。先说说说佩戴。DT880完胜DT1990PRO。别看DT1990PRO的价格是DT880的3.5倍,但是在佩戴人体工学方面做得却没有DT880那么好,DT1990PRO有点压头,主要是耳朵压得有点紧,DT880就没这种问题,比较宽松更适合长时间佩戴。不过呢这个结论来自我这么个大胖子头上是比较主观的,如果你的头型适中,估计DT1990PRO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或许只能说DT1990PRO对于头型大小的局限性大了一点。再啰嗦一点:上图里我给DT1990PRO穿了件“毛衣”,虽然可以更好的防止皮料老化,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穿了毛衣佩戴更不舒服......。 接下来说说声音方面的差异点。1.两款耳机的阻抗是一样的,但由于两者之间的灵敏度相差6dB,所以DT1990PRO的声压级感觉明显高一级。2.声音的饱满度:DT1990PRO更加立体一些,特别是听流行乐和古典的时候可以带来更高的包围感,相对来说DT880单薄了一点。3.密度:DT1990PRO和DT880的密度差距甚微,DT1990PRO略占优势。4.低频:DT1990PRO的低频下潜更深,凝聚力更强,但是DT880的低频残响更加顺滑柔和,本人不是低频控,主观以为DT880的低频更得我心。5.人声:DT1990PRO的人声线条更明显一些,同时能展现出优秀的解析度;DT880的人声显得更柔和一点,线条感没DT1990PRO那么夸张,显得更轻柔一些。思来想去这两个耳机的不同处理方法是合乎情理的,DT1990PRO定位于监听,更注重声音细节呈现和还原,所以中频的呈现更加丰富,DT880是拜雅高保真系列的耳机,更注重听感一些。6.高频:对于乐器的呈现,除了结像DT1990PRO更加突出一点之外,像什么延展性、细节表现居然是出了奇的一致......。7.声场:DT880的声场更规整一些,基本趋向于一个正圆形,前后左右的声音定位没有特别突兀的点,边际感比较明确,再加上整体调音柔和,所以用来听听古典是个不错的选择;DT1990PRO我到觉得横向略优于纵向,甚至有时候乐器的左右位置更加吸引我的注意,而且DT1990PRO的声音过于强调解析度,声音偏刺激一些。从个人喜好角度来说,我更青睐DT880。8、整体风格:我觉得无论DT1990PRO还是DT880,在调音风格上基本是一致的,都属于均衡直白的味道。但是在细节呈现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DT1990PRO定位于监听旗舰,所以它会更加强调信息量以及结像轮廓的呈现,DT880则偏向于柔和自然的细节表现,不强调突出,只要做到有,并且听着舒服就行。所以从素质角度而言,显然DT1990PRO更有优势,从听感上来讲,DT880更加耐听一些。" 阅读全文
  • 拜亚动力 DT990 PRO 专业监听耳机使用总结(音场|人声|高频|中频|低频)
    初一开声,第一个惊喜是,这货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推,HA60的音量调整到40%已经是很舒服的音量,60%的位置已经几乎太吵了。细细聆听之下,凭借第一印象我就可以断言,这货的素质过关,不管怎么说,980买到看来是赚了个小便宜的,音场巨大、人声较为突出。虽说是定位监听,却有着浑厚的低音,这点对于流行乐听众而言是很讨喜的,对比我的另一“女毒”收藏——ATH-W1000,低频可谓汹涌澎湃,甚至可以说有点多,这可能和耳放的推力相对不足有一定关系。SONY 的1R在这里,低频更有特点,毕竟索家出品,低频力度感是看家本领。不过,我还是挺喜欢990pro的低频的。高频和中频,990pro延续一贯的素质,高解析,不太赞同很多人夸张的秒这个秒那个的说法,但是显然,伺候好要比HD600容易,出好声并不难。而这还仅仅是刚开声。作为动圈耳机,煲耳机还是有必要的,相信500小时候的悦耳度还会再有新台阶。整体而言,这是一款在980元价位极具性价比的需要上耳放的耳机。在这不断特价的时节,买一个,你不会后悔的! " 阅读全文
相关摘要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
拜雅 DT880 32欧低阻版 耳罩式头戴式动圈有线耳机 银色 3.5mm
拜雅 DT880 32欧低阻版 耳罩式头戴式动圈有线耳机 银色 3.5mm
1399元
拜雅 榭蓝图2代 线控版 入耳式耳机
拜雅 榭蓝图2代 线控版 入耳式耳机
7599元
拜雅 DT700 PRO X 半入耳式头戴式有线耳机 黑色 3.5mm
拜雅 DT700 PRO X 半入耳式头戴式有线耳机 黑色 3.5mm
1899元
相关好文推荐 查看更多
AKG旗舰耳塞N5005海淘全记录
AKG旗舰耳塞N5005海淘全记录
发烧友不会说的秘密!DT900prox、HD490pro、R70X、MV1有真相!
发烧友不会说的秘密!DT900prox、HD490pro、R70X、MV1有真相!
撩新闻 篇十二:【预告篇】一图看懂大家坛成都耳机展都有啥
撩新闻 篇十二:【预告篇】一图看懂大家坛成都耳机展都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