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睿科硬盘使用最新摘要

  • 奥睿科 双盘位硬盘拷贝机使用总结(芯片|线材|读写|传输|操作)
    对于其他采用此款相同主控芯片的硬盘拷贝机,推断应该存在相同的问题。上面只是源盘为单一分区的情况,如果是有分区、带系统的硬盘作为源盘呢?隐藏分区也可以完整的复制吗?这里搭配的是160G的intel SSD来进行验证。下图为实际完成后的情况,分区上一模一样,那就意味着可以将目标盘作为系统启动盘使用,适合作为系统备份应急使用,免去了重新安装系统的麻烦。做为硬盘拷贝机,此类产品有用但是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对目标盘的格式化操作。那么来看看做为两盘位硬盘盒下的读写速率,只不过不支持Raid模式,下面的数据为WD蓝盘(盘符H)和WD黑盘(盘符F)搭配FastCopy写入到2T希捷硬盘中的速率,但2T希捷硬盘为硬盘盒安装,分别连接电脑的USB3.0接口。图一为文档类的传输速率,8G的文档平均传输速率为32.4MB/s,160G的524部影片平均传输速率为92.6MB/s,最高可以达到109.2MB/s。288个音乐文件的平均传输速率为60.8MB/s,对于WD黑盘来说,影片类的平均传输速率在110.7MB/s,与上面WD蓝盘差异不算太大。相比于图一硬盘柜中WD蓝盘的传输速率,ORICO双盘位硬盘拷贝机的传输速率要更高一些,但不及硬盘柜启用Raid0模式后的传输速率。再来谈谈噪音和发热情况。两块WD硬盘都是7200转,但是在离线进行硬盘拷贝时的噪音并不大,基本维持在20dB,桌面也没有过于明显的震动感。对于发热情况,下图是目标盘搭配智能电视连续播放视频2小时17分钟,然后直接进行克隆后的测量温度,硬盘最高温度在35.2度,这是在20度室温下的测量结果。ORICO双盘位硬盘拷贝机温度最高的部位在底部,对应上面操作后测量的最高温度为36.2度。相对来说,温度情况可以接受。简单对ORICO双盘位硬盘拷贝机做个总结来结束此次体验,1.     外观设计上有效避免了传统硬盘底座进灰尘的麻烦2.     硬盘安装使用简单,可以兼容2.5和3.5英寸硬盘3.     作为硬盘底座使用的传输速率上不低于硬盘盒或是PM模式下硬盘柜的传输速率。4.     硬盘读写时的噪音相对很小,散热性能尚可5.     离线拷贝功能并不适合用来作为影音爱好者,原因就是会对目标盘直接格式化而不是简单的直接转移,与个人期望的使用方式有差异,比较适合用来备份系统以及装机使用。6.     不支持组建Raid模式,尤其是Raid0,不会实现读写速率的大幅提升。7.     ABS机身材质略有廉价感,有必要采用合金材质,提升美观的同时也对散热有一定的帮助。" 阅读全文
  • 奥睿科 双盘位硬盘拷贝机使用体验(接口|操作|防震|插槽)
    Orico/奥睿科 5盘位高速移动硬盘座通用2.5/3.5寸sata脱机拷贝机19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ORICO双盘位硬盘拷贝机连接硬盘的底座部分采用了高亮工艺处理,看起来亮度有些高,留指纹、易脏易清理,与“靠背”的磨砂工艺处理有所不同。自带LED指示灯,包括四段式进度指示灯和硬盘指示灯,同时有文字标识源盘与目标盘的安装位置。下图为硬盘通电读写时的状态,指示灯的亮度很低,看上去会较为柔和。ORICO双盘位硬盘拷贝机在接口的设计上,一个是DC接口,采用外置12V~4A电源为设备供电;另一个是USB3.1 GEN1 TYPE-B接口,与打印机上的接口类型相似,免驱动安装,支持Windows、MAC、Linux系统。前面的表格中虽然提到支持一键拷贝,但其实需要搭配一个推拉式按键使用,即PC/CLONE按键,用来切换PC模式(普通硬盘硬盘只读模式)和CLONE模式。SATA接口的开放式设计,使得可以方便的安装2.5英寸硬盘和3.5英寸硬盘使用,但不要在通电使用状态下对硬盘进行直接插拔的操作,数据丢失是小事,硬盘损坏是大事儿。有个问题是并没有专为2.5英寸硬盘设计固定位,这就意味着正常放置拷贝机的时候,安装后的2.5英寸硬盘与底部会有一定的缝隙。相对来说,SSD会相对好一些,但是机械硬盘由于重量问题,有必要垫上一些东西来保持硬盘处于水平位。对于3.5英寸硬盘来说,不用担心2.5英寸硬盘的悬空问题,但是也存在左右晃动的情况,对于这两个硬盘位,有必要采用硬盘笼的固定设计,还能起到减震防震的效果。从下图也可以看出,硬盘与两边的插槽有较大的缝隙,搭配个硬盘架使用还是可以的。前面提到ORICO双盘位硬盘拷贝机的主控芯片采用的是同类型产品中常见的台湾智微科技 JMicron的JMS561U,不过由于固定主板的一颗螺丝无法拧下(打滑) 阅读全文
  • 奥睿科2.5寸全透明硬盘盒使用总结(数据线|指示灯|传输|携带)
           这款2.5寸硬盘盒采用了科技质感十足的全透明设计,还原内在硬件设计,晶莹剔透、质感十足。而且小巧精致,全身只有52g左右,方便随身携带。        硬盘盒支持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最大支持6T大容量扩展,按压式推压设计,全身无螺丝,完全使用卡扣连接,无需工具拆装,快捷方便。       奥睿科2.5寸全透明硬盘盒附赠了USB3.0数据线,硬盘盒工作中蓝色LED指示灯处于闪烁状态,十分钟没有操作硬盘盒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已保护硬盘。       传输速度方面,使用奥睿科奥睿科2.5寸全透明硬盘盒在读写速度的体验中,考虑到测试环境和硬盘本身的情况,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速度。       奥睿科2.5寸全透明硬盘盒科技质感十足,小巧精致、方便携带,传输速度稳定、快速,既可以保护硬盘,又让闲置的硬盘焕发第二春,有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移步各大商城平台详细了解下。 阅读全文
  • 奥睿科6239U3-C桌面硬盘盒底座拷贝机使用总结(外表|性能|功能)
    Orico/奥睿科也是拼了。按一般的产品思路来讲,生产商是尽量不让消费者看到产品内部用料、做工的,因为一旦透明这样就会给生产商增加隐性成本和消费风险的!当然这种与众不同的透明就如你有着十三块腹肌或大长腿,可以展示在大家眼前这种自信的美一般。用绝对优势的自信心吸引到眼球也是一招很漂亮的产品设计理念!的确,这款产品让功能与透明的光折射在一起很漂亮!在功能足够的前提下能更美当然好!但我认为还是要在美的同时需要知道产品性能是否如意才更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在漂亮的前提下来测一测这款移动硬盘盒底座拷贝机的性能。这次测试用的硬盘分别是一块NAS多下来的5900转速西数4T红盘,一块是使用超过5年的台机换下来的希捷7200转1T机械硬盘。此硬盘底座兼容2.5/3.5寸SATA接口硬盘!分别插上两块硬盘后通电,硬盘底座的硬盘指示灯点亮。首先我们来测试下脱机对拷功能!把硬盘底座后侧的CLONE/PC键拔到CLONE一边!然后按一下START键,随着底座发出一声鸣响就开始了脱机对拷了!。提醒提醒再提醒:在对拷前一定一定要注意在插进硬盘时分清楚哪个是原盘哪个是目标盘(这也是为啥我此次没用外观两块相同盘做测试的原因,就是因为怕搞错)在分清后把原盘插在Source位,再把目标盘插在Target位。这两盘位边上印有标示。注意千万别插错了哦!否则后果不可想象!!!在此我也要吐槽下象这款产品一样的很多很多品牌产品的标示,虽然现在汉语还达不到如英语般世界语言,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国内版本的产品上尽量用汉语或双语标示呀(特别是这种很重要容易搞错后会出现严重后果的标示,建议汉语标示)!脱机拷贝的确非常方便。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多盘位光盘复刻机。在拷贝时,我们可以通过透明外壳看到机内的25%、50%、75%、100%进度指示灯。当所有拷贝完成后,底座会发出三声蜂鸣,HDD停止转动。此次随机测试拷贝1T数据使用时间为2:4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有点慢哦,相对我后面的各种测试速率这个明显不对。查原因应与我原拆机1T硬盘运行状态有关,因为我老1T在同样的硬件配置下SSD系统开机12秒它系统开机却要2分钟左右,运行时会有明显的咯咯咯噪音!看来这块1T盘要挂了!要赶快做备份了!因为原盘是台机拆机盘,所以原有分区有4个。经过脱机拷贝,我们发现在目标盘也会等同复制分区及大小。未复制内容的地方默认未分区!这个状态就告诉我们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在脱机拷贝时,目标盘是会先被格式化擦除所有数据内容的,这个一定要注意,脱机拷贝不是增量复制,而是全覆盖。所以在测试此硬盘底座时,为了尽量准确点的数据,我还是选择了5900低转速的西数红盘。经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读写最大均达到了179/175MB,这个速度基本达到了机械盘正常的装机速度了!使用Hd Tune Pro测试读写结果同样均达到170MB/s。使用FastCopy测试复制文件,左为PC装机SSD复制文件至红盘,右侧为老1T盘复制文件到红盘(双盘都插在硬盘底座上)。从随机测试结果来看,在机装SSD复制文件到硬盘底座上红盘时,其复制速度基本上达到了上面的测试结果。通过右侧测试结果再次确认了我的这块老1T有问题了!在能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我们欢迎有更多的这种美化产品出现!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奥睿科这款透明的桌面硬盘盒底座拷贝机不但有着漂亮的外表,它还有着优秀的性能表现。如果要说这款产品有什么不足之处,我要说的是它如大多数国产品牌一样,明明是中国造,印在上面的标示却不是汉字!虽然我知道这不单单是生产商的问题,它还包括了广大消费者自身! 阅读全文
  • 奥睿科ORICO 6139 硬盘底座使用总结(底座|接口|防滑脚垫|外观|传输速率)
    外包装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纸盒子,没有塑封,正面描述了产品信息,以及这个底座的轮廓线。内部分成了两个空间,底座主体和附件所有物料一览,底座、电源、数据线、说明书数据线,Type C的,相比传统的数据线,通用性比较好电源,插头可拆卸,输出电压12V,最大电流2000mA底座主体,全透明风格,能看到PCB背部接口底部有两个防滑脚垫,主控也能在底部看到(应该是这个芯片)使用感受 把老硬盘插进去,接上电源和数据线工作时的灯光是这样的,比较亮,但是由于只在存数据的时候会接上,影响不大传输速率测试,软件测试读写 总结外观:全透明的外观挺吸引眼球的,但是看久了也就一般般了,而且由于我是油手,基本上一碰就都是指纹,这帖子里应该是它最干净的时候了。性能:在读写速率上,比较满意,可以让硬盘全速工作。噪音没什么好谈的,裸奔的机械硬盘,不吵就不正常了,我只是拿来存资料的,不会一直用。接口:Type C接口有着较强的通用性,找数据线比较方便价格:配合一定优惠,做到80左右的价格感觉是好价,有需要的值友可以关注下。" 阅读全文
  • 奥睿科 2.5英寸 透明移动硬盘盒使用总结(传输速度)
    ▼插上电脑,先看看硬盘属性,有点意思的,这个SATA300什么意思,SATA2.0?▼使用AS SSD测试下读取、写入,读取110、写入110,有点稳的,基本上就是这块1T的西数蓝盘的最高性能了,毕竟用了这么久了▼将Type-C接口翻过来插进去,同样可以识别,看看硬盘参数,这个接口还是SATA300,还是SATA2.0?▼使用下AS SSD测试下读取、写入,读取107、写入108,也很不错。不过这个SATA300真的没理解,手头又没有固态,无法通过持续读取测试下到底是显示错误,还是就是SATA300▼实用测试,选择5GB左右的大容量文件测试▼写入,速度在90MB上下波动▼读取,速度在100MB上下波动▼测试下200个文件的小文件传输速度▼写入,速度在90MB上下波动▼读取,速度在100MB上下波动,还是很不错的▼删除硬盘的时候发现,这个移动硬盘的名称叫VLI Product String,额,怎么没有奥睿科总结1、透明的硬盘盒还是很漂亮的,但是机械硬盘不是太漂亮,如果痛一下应该会漂亮许多,最起码有更漂亮的机会2、移动硬盘盒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理论测试,还是实际传输测试,VL716这颗芯片还是很不错的,有机会找个支持USB3.1的Type-C接口测试下看看3、硬盘的拆装很方便,但是硬盘盒比较薄,有可能一些大容量的机械硬盘无法装进去4、透明的硬盘盒不知道防划的性能如何,会不会用了一段时间就变得面目全非,各种划痕5、这个SATA300不知道什么意思,等固态硬盘到了实测看看到底是不是显示错误,按道理来讲,应该是显示错误" 阅读全文
相关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