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先锋耳机使用最新摘要

  • 先锋 SEC-i800 lightning接口降噪耳机使用总结(接口|模式|线控)
    ▼包装图突出了lightning接口,表示这是一款lightning专属耳机,感觉并不是特别醒目,如果不注意,应该会被买错。▼与现在耳机常见的兼容iOS与android不同,这次线控图片下方仅仅写明支持苹果家的设备。▼耳机盒背面,介绍了产品降噪的特性,支持iOS数字音乐解码,无需电池等等。▼详细介绍了腔体的结构,可以看到使用两个麦克风分别进行降噪的采集与修正,单元采用的应该还是动圈单元,PEEK+PET的复合振膜;线控除了常见的播放暂停外,还有一个降噪开关按键,外包装介绍有两种模式,其实有三种(试产版本缘故)▼详细参数,单元尺寸10.6mm并不算小,阻抗22Ω▼打开包装盒,抽屉式的设计,仪式感还可以。▼内部黑色盒子有一个黑色的布条辅助开启▼翻开磁吸式的盒盖,就看到了耳机本体,线控放在了正中间,lightning接口也单独开窗给予展示。▼面条线,柔韧性不错,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缠绕。▼附送了两个小包,比较少见。▼猜测下面的塑料材质小包是用来放置耳塞夹子等附件的,由于试产版本,这些附件并没有看到。▼皮质(仿皮)袋子的质感一般,希望正式上市版有改进▼说明书的线控部分与实际使用是吻合的,线控的降噪开关可以切换三种模式,1、降噪打开(完全降噪)2、户外模式(出于安全考虑,允许部分环境声音透过)3、助听模式(将环境音量放大)▼lightning接口做工比较仔细,插拔顺畅与原装数据线差距不大,先锋在这点细节上还是非常注意的,毕竟iphone用户对品质都比较有追求。▼线控部分的质感我是非常喜欢的,背面是一体化的金属材质,激光雕刻了Pioneer的LOGO▼正面是一体化的橡胶材质,按键比较大,键位分隔清晰,回馈明确,图案应该是注塑进去的,不是印刷,耐久度应该经得起考验。▼相比较之下,耳机本身就没有那么有特点了,因为腔体中要容纳两个麦克风以及一个10.6mm的动圈单元,所以耳塞比较大,正常男性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耳廓比较小的女生,还是建议亲自试试再做决定。▼标配耳塞套子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硅胶耳塞套,半透明加红色的配色,能够稍微打破整个耳机通体黑色的沉闷。▼比较独特的是,导音管采用了椭圆形的设计,很奇特,戴上耳朵并没有什么不适,不知道这样设计是出于何种原因。▼这款耳机由美国LSD设计室设计,虽然腔体比较大,但是可以看出为了容纳更多的内部组件,设计师将腔体拉长,但是整体设计圆润,还是比较贴合人耳轮廓。▼插入iOS设备,耳机会自动识别,并通过lightning输出音频。▼同时会提示需要安装一个名为“Audeze”的应用,可以看到配件名称还是“空白”,而这个APP是为耳机EQ调节而用的,个人感觉是通过一定的通信协议去改变耳机内部程序的预设值,达到调节EQ的作用,因为lightning接口输出的是数字音频信号,是没有EQ这个概念的。当然,不安装这个APP也是能够使用的。▼作为一个耳机,10.6mm的单元,加上先锋Pioneer一贯的低音调校,让他在演绎流行的摇滚乐的时候,得心应手,低音扎实,很有味道,声场也完全没有给我以往低音向耳机那种挤在一团的感觉,而且可能由于是lightning接口驱动的原因,比普通耳机更好推(也许是内置DAC),这种表现基本上符合千元级动圈的表现,而且能算上优秀的水平。▼而这个耳机真正狂躁的一面,表现在嘈杂环境下。由于最近没有飞机出行计划,为了体验降噪实力,特意去公交车最后一排体验了一下,打开降噪的一瞬间,差点被此情此景逗笑了。耳朵里几乎只剩下安静的音乐,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座椅传来的震动,这种矛盾的体验,实在是有趣。▼由于降噪有3种模式,而耳机与手机都没有地方显示当前状态,甚至连一颗状态灯都没有,模式切换只能通过耳机中的语音提示完成。打开降噪会听见“ANC ON”,再按一次进入户外模式“Awareness Low”再按一次会提示“Awareness High”这时表示进入助听模式。▼在安静环境下,进入ANC模式,高音部分有所加强,耳塞更加均衡,也许是因为ANC过程会对高音部分有所影响。飞机、高铁、地铁、公交都可以开启ANC模式,马路上可以开启户外模式,如果对在马路上使用耳机有阴影的同学可以试试助听模式,应该会让你更加放心。▼安静环境下,打开ANC降噪,音乐暂停的时候,还是可以听到一些电流音,没有体验过其余降噪耳机,不知道是否都是这样。长时间开启降噪使用,线控部分会有微微发热,所以为了更好的散热,线控背面选用了金属材质。▼在3.5mm耳机接口,也许是随身电子设备上,陪伴我们最长的一种接口规范了。而今年,大有被取消的势头。每次接口的升级,如果能给用户带来便利(例如正反插的USB TYPE-C),或者性能得到提升,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Pioneer先锋的SEC-i800耳机在更新接口的同时,带来了不需要额外供电的主动降噪,耳机的音乐表现也不错,功能和便利性都能兼顾,虽然可能会与充电冲突,但是Pioneer很聪明的一点是找准了降噪这样一个户外使用场景,所以看中降噪的用户也不会那么在意充电这个事情了。" 阅读全文
  • 先锋 CLV20 HiFi耳机使用感受(音色|价位|缺点)
            说说声音吧。店家建议煲机200小时以上。懒癌,到手就开始听。两天下来,大概也有7、8小时了,有时在路上。初步感受:CLV20P速度偏慢、整体风格内敛,声音不是热情奔放,也说不上精雕细琢。按理说这个价位的耳塞味道应该挺重的,而它的声音整体靠后,并不抓耳。人声没听出什么染色,这点很满意;位置感好,横向定位清晰,小编制下,无论人声乐器的左右分布,还是前后关系都交待得比较清楚,可惜结像有点散;鼓面振动、拨弦质感也能比较好地呈现出来,细节还原能力不错;音色偏暗;缺点主要有:两头的延展性不多,低频量多些,但动次打次谈不上;瞬态一般。最近喜欢拿一首歌特金属《Nach Dem Sturm》来测试耳机的空间感以及大场面的表现力,这首歌从前奏到高潮部分,声压差是很大的,CLV20P能把声音控制住,很不错。可惜声音透明度不够,影响比较大,而且声场宽度一般,所以最终整体气势有点欠缺。不过这个要求别说耳塞,就是对耳机来说也是很苛刻,或者等200小时之后,再来看看吧。总的来说,CLV20P无论是流行人声、民谣、爵士、摇滚、金属、电子、嘻哈都可以听,只是如果喜欢随着节奏晃动身体,希望听到带感的声音,那么还是得选一条个性鲜明的耳塞。        补充两点:        1、CLV20P不吃推力。这篇文章修改了很多次,写好时耳塞已经到手两天。第一天用手机听,第二天白天改插到一款耳放上,那款耳放有高增益,低增益两档,发现都过推了,尤其是高增益下,声音挤成一团,而且被过量的低频轰头,那感觉简直酸爽。至于插xdp-100r呢,这套“西装”搭配,结像是清晰一些,只是某些乐器声音会发尖,得不偿失。所以建议还是手机直推,听感比较柔和。        2、耳塞戴上后记得再摁一摁面板,确保插到位,附带的硅胶套弹性很好,不会有胀痛感。我习惯边走边听,第一天没戴牢,耳塞时不时就会滑出耳道。 阅读全文
  • 先锋 SEC-CL71S 入耳式耳机使用总结(优点|缺点)
     搭配上3000价位性价比较高的韩国OPUS#1 与opus#1搭配,让CL71S比较平淡的中低频饱满起来了,扎实的金属外壳,让CL71S的低音扎实有弹力,高频更加清亮,并且在播放器上CL71S的声场更宽阔。特别是配合附赠的惰性回弹海绵套,可以让CL71S的表现更加稳定。最后总结一下优缺点吧:优点:质感出色,无论是做工用料和手感,还是第一耳的听感都很不错,配件有诚意(包、惰性回弹海绵套等)缺点:缺点也比较明显,金属材质比较沉,运动状态佩戴不是很稳固,推力较弱的手机比较难发挥它全部实力。总的来说,CL71S与iPhone或者更好的音乐手机搭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偶尔还可以接播放器听听,你也不会嫌弃它是一个只是300块钱的耳机。如果你需要一个出街或者运动的耳机,还是考虑一下其它,因为它真心比较沉 。 阅读全文
  • 先锋 SEC-E322BT 蓝牙耳机使用评测(使用距离|通话功能|电量|音质)
    商品介绍页说的功能都有,我也就不辞辛苦的一个一个功能测试了一遍(我就是这么爱折腾 )。1.使用距离:10m先说这个使用距离,说的是10m,这个在空旷环境下,是没有问题,我一旦隔了一堵墙,那就不好使了,开始出现停顿,隔了两堵墙,就直接断断续续,完全没法听了。所以要是经常设备在耳机边,使用没毛病。至于经常会几个房间走来走去,可以考虑把设备戴在身边(你以为我会说让你会换耳机吗?我偏不,我就是这么傲娇 )。2.通话功能正好需要和母亲大人汇报一下最近状况,就用这个设备试了试。你还别说,不用拿着手机和带着有线耳机,打电话还真是放荡的不行呢 。使用情况主要给我的感觉就是音量偏低,比手机听筒直接放在耳边要低,开到最大也不行(耳机上的音量加减正常完成通话音量的加减)。3.音乐功能为什么不是第一个评测音乐,因为我的脑回路就是这么奇怪,想到的评测顺序就是这样的。音乐方面只能说是一个能够替代苹果自带耳机的耳机,没有什么特点。低音:能感受到动次打次(不会轰耳朵)。高音:试了一下,听到了丝丝的声音,应该是耳机没煲开导致的。然后没再试了。人声:这一块听着挺舒服的,还原度还OK。4.耳机的功能4.1 支持双设备这是一个减分项,我手里MBP和苹果7,两个都连接这个蓝牙耳机,不能进行切换,直接切换。只能先在一个设备上,断开连接后,再进行另一个连接(介绍说的是两个手机切换,我觉得一个电脑,一个手机也可以,我就是这么任性 )。4.2 其他所有功能说明书的所有功能都OK,音乐切换、智能电话接听(听音乐时,接入电话,只能暂停音乐,电话结束后,继续播放。)、三方通话切换等,都能完美实现。这里我有必要给步入我后尘的人,提醒一点。MBR连接这个蓝牙耳机时,需要一直按着蓝牙耳机开机键,直到MBP蓝牙设置里,显示这个耳机的配对时,才能配对。电脑连接不像手机连接,那么便捷。切记切记,我百度了10分钟,才知道解决办法,这里要感谢一下威锋网的各位大神了。5.耳机材质和配件耳机设计很简洁,我就喜欢这种的,像QC30的项圈,我一点都看不上(你以为你是闰土呀,要不要给你配个三叉戟?)。耳机采用的是圆线,还真是容易缠绕呢,不过还好线短,好解开,但还是容易造成麻烦。耳机线材偏硬,到手时,折叠的痕迹,一直在,半天梳理不好,也懒得管他了,等他自己好吧。最最失算的地方,那就是没有耳机磁吸功能,导致我上街时,摘了耳机后,忘了他了,再想起来时,耳机都快耷拉掉了(因为带麦克风那边重呀),要是有磁吸功能,可能不会存在这种问题。6. 电量介绍说的可以使用6+小时,我开音量到一半,听歌两个小时+电话半小时,使用了电量:15%,这个电量可以在苹果手机的通知栏插件里调出来,看电量还是很方便的,手机顶栏也有电量显示,但是不显示数值。所以以我的使用习惯,支持一天没啥大问题。最后综合总结一下:以下评分为10分制:外观:8分(因为我喜欢简约)音质:6分(听个响,对蓝牙耳机,这价位你还要自行车?)功能:8分(含续航评分)综上:7.3所以要是最为蓝牙耳机的入门款,不妨可以试试这个,等想要进阶的时候,可以加入索尼大法这个大家庭呀。以上全属个人观点,如有不满,我也不改。 阅读全文
  • 先锋 LIT-Sports 入耳式蓝牙运动耳机使用感受(连接|音质|佩戴感|优点|缺点)
    蓝牙最重要的就是连接,从实用的7天时间+1小时跑步,连接很稳定,跑步时没有卡顿过一次,这是最满意的,放口袋什么也不会有影响,网评说的右耳容易卡顿没有遇到,手机用的华为M9,连接满意。从充电盒拿出来要自己开机,并且要双耳一起,这样耳机先配对,再开手机蓝牙,就能自动连到手机。关机按一边的耳机就行了,也可以直接放收纳盒,会自动关机充电,很方便。音质,比想象中好,感觉没有创新的那个蓝牙通透,跑步也就听个响,连接稳定才是王道。手上只有一条大法的XBA-C10,感觉音质差不多,煲开后应该有提升,反正耳朵不敏感,就不做乱评了,声音比有线稍小,不过手机开80%音量完全满足。佩戴,稍稍耳朵内有点胀感。重量可以忽略,跑步也没有明显异物感,没有听诊器效应。佩戴感总的算不错,剧烈运动也不会掉,戴久取下后也没有不适感,比有耳翼的要舒服。总结不管跑步还是一般通勤路上使用都不错,真无线很方便。优点:真无线很方便2.音质,主要是运动,也就听个响,不过平时听效果也不错,煲开会有提升3.电池盒增加续航力,充电和携带都方便4.蓝牙连接稳定,无卡顿不足:1.佩戴耳朵稍稍有点胀感2.如果从盒子取出来能自动开机和连接手机更方便  3.不防水,但是耳朵是不会出汗的,但是雨天不能出跑了 阅读全文
相关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