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钛克机箱使用最新摘要

  • 安钛克 P110 中塔机箱使用感受(扩展性|空间|设计|兼容性)
    花了一晚大概4个小时把旧电脑从我最喜爱的atx小机箱乔思伯U4移出,装到这台安钛克p110里。这次连U4里走线走了很久的xtr550都一并拿出,打算长久使用不折腾了。当然这次换机箱,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大。p110 vs U4,同样atx机箱差距就是这么大。当然大机箱扩展性更好,主要也是考虑到最近电脑里的大姐姐们快住不下了,U4加硬盘太蛋疼了。这张图我仔细看了下,突然觉得我的桌子应该是弯了,p110机箱装好太重了,挪个地方很吃力。这套爱国者rgb风扇由于没有reset跳线,只能当单色扇来用了。当初众测masterbox lite5 随便买买配着玩的,没想到当初效果我自己还是挺喜欢的,奈何那个机箱散热实在垃圾(新出的顶部有240开口,散热应该就没问题了),在一次风暴英雄游戏途中竟然过热死机,就被换掉。这次p110,散热毫无压力。前面板进风风扇选择老款 x-silent140,一是转速低风量大,二是前面板用灯光扇感觉有点浪费、效果不明显,三是也没有多余灯光扇.......总结(+)空间充足,设计合理,兼容性强,6个hdd可扩展性很是诱人(+)用料足,堆料参数太良心,防尘网很到位,磁力超强(+)自带显卡支架,风扇位多,散热无压力(+)背板空间充足,走线无压力无难度(-)样子中规中矩,方方正正,前面板太素了,有条件贴纸mod下(-)自带logo发光不统一,一个白光一个rgb可变(-)自配2风扇声音虽小,但也基本没什么风 尴尬:     1.有配rgb接口,但4针rgb配件我没有,对我完全没有用。     2.没有硬盘灯,重启跳线,我都无法用重启跳线来控制我的便宜极光rgb灯扇的颜色变换。     3.用料真足,我感觉桌子被压弯弯了……    " 阅读全文
  • 安钛克GX202游戏机箱使用总结(系统|装配|用料)
    安钛克GX202机箱的正面采用独特的前面板设计,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的小孔,这是特制铁网结构,既增大了进风风量,又强化了散热效果,即便是长时间的激烈游戏,也可以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而且正面前面面板可以整块拆除,进入充足的空气,就可以确保温度不会过高,大家就尽情的玩游戏了,大器粗犷的炫酷设计可是ANTEC GX202的突出特色。机箱的正面上方有两个USB接口分布在两侧,在USB中间则是音频和麦克的接口,可以在这里插入U盘等一些外接设备,在机身正面USB的下方一点分布在两侧各有一个按键,左边是开机键,右边是重启键,整个产品的细节设计可谓是非常精致。安钛克GX202机箱底部增加了滤尘网,可以很好的防止灰尘进入电源,而且这个滤尘可以拆卸,特别容易清洗。在电源仓位增加了防震脚垫,有效减少共振,有效减少了移动时的杂音,也能有效防止滑落。安钛克GX202机箱机身的三围450×205×435mm(长×宽×高),采用钢&塑料制成,重量约4公斤,作为一款游戏主机箱,在极限的条件下,GX202最多可以安装5块硬盘和一个光驱:3个固态硬盘位置、2个HDD/SSD位置和一个光驱位置。安钛克GX202机箱的散热系统设计做的还是蛮到位的。每一处位置均有自己的安排,可以分为三大区域,主板区域、电源区域、显卡及其他区域。整个安钛克产品的装配相对比较麻烦,也特别考验动手能力。实际本人从拿到机箱就开始装配但一直未能成功。在充分尝试的基础上,将目前的老配置进行全部更换,确实与最新的安钛克机箱格格不入。安钛克GX202这款游戏机箱,外形设计粗中有细,用料也很扎实;相比我以前买的冠捷品牌的机箱来说,用料和做工上更加细致。这款机箱目前已全面上市,用料考究,实力不凡,这么好的一款游戏机箱,作为一个热爱生活,喜欢玩游戏的朋友不妨入手一件吧。 阅读全文
  • 安钛克P101机箱使用总结(接口|LED灯|防尘网|主板|风扇)
    机箱顶部控制面板依次是:电源、重启、LED灯、风扇2级调速、耳麦、耳机、USB2.0、3.0接口。风扇调速的最低转速800转。USB接口有灯,方便夜间定位插拔。拆卸下来的硬盘托架、防尘网、前面板、风扇、硬盘笼等。中塔机箱,可以安装任何尺寸的主板。内部钢板上有冲压的文字标识。平整的钢板冲压很多凹凸结构,这也是为了增加结构强度吧。标配4个静音风扇,其实我准备不玩游戏的时候断开机箱风扇,这样更安静。背部走线空间大,不过这要求电源线材不能太短了。背部有2个SSD位。SSD托架免工具安接挂上去的。螺丝孔有缓冲胶垫。底部是抽拉式的防尘网。单手就能插拔,便于日常清洁除尘。一包配件螺丝与拆下来的部件合影厚重的隔音侧板与机箱是卡扣连接的。机箱尺寸527*232*506。前面板支持360mm水冷排,CPU散热器高度180mm。电源位支持尺寸290mm。电源是从机箱后面装进去的,电源位后面挡板可以拆卸,比传统的侧面安装电源更方便。装机后我没有认真理线,背板空间宽裕,线材就随意了。前面板合页门是磁吸的,由三层复合材料组成,厚重大气。我安装的主板是ATX大板,公版显卡,2块HDD、1块SSD、光驱,机箱内部依旧很宽松。装机后整机重量接近20kg,运行安静,喜悦之情不复赘述。有理不在声高,强力也能安静,唯P101矣。特点:安静舒适的大机箱,工艺精良、配件丰富。提示:机箱大,电源的线缆不能短。机箱重,注意桌面承重能力。 阅读全文
  • 安钛克P101机箱使用总结(光驱位|尘网|扇叶|风扇|侧板)
    5.25英寸光驱位特写,前面挡板暂时扣掉。框架同样很结实防震抵噪。不过我的光驱已经丢去吃灰了。机箱所有按键接口均为顶置在机箱前端,与顶部面版齐平,除电源、重启和耳机麦克孔外,USB接口达到2个USB2.0两个USB3.0(3.1Gen1)的配置,此外还有之前提到的风扇速度控制拨扭,低档位每分钟800转更静音。另外,整个机箱前后风扇都可以自行拆卸,换成各尺寸的冷排,比如前侧可360/280/240/140/120水冷,后部140/120水冷等。是个风扇以IDE串联方式接到一起最后接入电源供电,实际安装难度不大。装机是个体力活,头晚上摆拍到半夜就搁置在一边了。本想把我那台流光溢彩的中配机箱里倒腾过来,后来觉得不妨用安钛克P101原装的3+1大白静音风扇试试散热和噪音,最后决定把备用台式机华硕PRIME B350-PLUS+AMD Ryzen 5 2500G那个无独显平台换过来测试。电源500W 80PLUS铜牌,之前2700x自带的新幽灵用在2500G上有点大材小用了,各位莫笑。内存两条威刚DDR4 2400 8GB XPG威龙,系统盘我用M2.NVMe SSD 240GB的东芝RC100,已经装好64位Window 10直接迁移装机快。非全模组的电源,线缆不够平整,无独显,够用了。东芝3TB红盘做仓库,走背线,接风扇供电;接线相比此前我装过的各种RGB风扇冷排的机箱要省不少力气,规整程度嘛,请高手轻拍。上电。有侧透机箱固然炫丽,但单侧透机箱大多在左侧透光,放显示器左侧就意味着看不到自己的华丽。无侧透机箱除防多余光污外,还能满足部分群众机箱置于显示器左侧的“另类”摆放方式。完美点亮。我可没说一定要拒绝光污,只是幽灵风扇的美感在关上侧板之后再也难得一见。除了幽灵散热的RGB和主板光效有点显眼,基本上P101内部就是一个空旷安静的欢乐场。机箱内部“声光默”,也要有光指引方向,USB接口四圈白光,就像是“黑又壮”的大白牙,关灯插不错,不过这个灯如果能设计为可以关闭的,可能那些完全忌讳光污染的童鞋会更舒爽,我是无所谓了。三个大白转起来是酱紫的。我大东北现在乍暖还寒,夏天式就这样四敞大亮,给里面的装备纳纳凉。还是能偷一点内部的光。实测参考,首先是噪音。机箱原装风扇低档位:40分贝左右与白天安静的环境噪音相当,也就是说几乎听不到风扇响,机箱的降噪吸音效果很明显;不过高档位噪音还是能听到,只不过由于机箱前、左、右、顶部全封闭,声音从后部孔洞出来的多一些,噪音也要稍微贴到机箱后侧才能明显听到。关掉机箱风扇则只剩CPU和电源风扇的动静,整机静音效果我很满意。散热实测。由于我这一套备用装机配置并不是高消耗的硬件组合,无独显基本上温度也不会上太高,直接启用娱乐大师来进行佛系“温度压力测试”, 不开机箱风扇状态CPU在56°左右,开了降到50°,其他硬件在25-50°范围内,基本满足散热需求。不过安钛克P101的标配风扇实力有限,想要让高配置的硬件更凉快,自行更换水冷效果更好。总结各位小白听我言:没事儿别玩光污染,拆装一次累半天。这次装机正是因为从各种RGB变为简单接风扇就完成走线,节省了不少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把备用PC换为更注重实用的安钛克P101静音机箱,我也体会到一种返璞归真的轻松感。简单点评优势:可容纳最多3.5”x8+2.5”x2硬盘,容纳更高的CPU、更长的显卡的机箱大空间;可开前门,前、底均有大面积可拆卸防尘网;满配前3后1散热+前端防尘网45°导流形成高效率风路,两档机箱风力可控可关闭,可更换兼容多种尺寸冷排或风扇;0.8mm实心板材+大面积吸音棉做工扎实,静音降噪效果不错。不过,无侧透、机箱顶部无散热位,玩光的童鞋装机可以退避了。诚然,玩光已经成为装机主流,但把机箱减震、抗噪、散热安排妥当,各种硬件兼容完美,才算具备了一只机箱的自我修养。我认为安钛克P101在它这个价位段已经做到品质与实用性兼具,而你能不能重新忍受一个黑又壮摆在桌面上,那是你的问题了。 阅读全文
  • 安钛克机箱使用总结(数据|声音|控制|光驱)
    前面板是可以打开的,里面的防尘网很方便的就能拿下来清理。而在前面板的里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一层隔音棉。最没用的我觉得就是风扇上面那个光驱的位置了,现在已经很少人用到光驱了吧。机箱内自带了3个120mm的风扇,这个还是非常好的。官方给出的数据是静音棉有1.8mm厚,采用高分子树脂材料设计。不仅仅在前面板,两个侧面板也有静音棉。可以实现全方位的静音效果。前面的这个开门的地方采用的是磁吸式的设计,开关方便。但就是有点太方便了,以后孩子大了估计一下就能打开。机箱后面配了一个140mm的静音风扇,我特别喜欢这个白色的风扇。但是,稍微有点遗憾。后面告诉大家。中塔机箱的好处就是空间大,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右下角这两个是硬盘架,可以看到里面有个白色的盒子,就是装零件什么的那个盒子。这里面还是有很大空间加装硬盘架的,最上面这个光驱的盒子让我拆了,因为实在没什么用,看着还别扭。机箱背面的理线带还是挺多的,那个零件盒里还附赠了几个理线带,基本满足需求了。后面有两个SSD的硬盘架。最后看一下两个侧面板的隔音棉。下面看看电源。安钛克EAG550evo金牌全模组电源。所有配件一应俱全,其实基本全模组的电源都是这种配件。电源风扇是11页的140mm智能控温静音风扇,550W满足配置需求,静音满足使用环境要求。外壳是磨砂黑色,大小为165*150*86,就是非常普遍的ATX电源。所谓静音就是能根据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风扇的转速或是根本不转,从而降低噪音。全模组设计,虽然这种接口一般情况下不会接错,但是还是在上面印一下具体的接口类型比较好。比如红色的是PCI-E的接口。但是说明说上有。这里容易接错的就是CPU的供电和PCI-E的供电,不过要是接之前看看说明书估计也没啥问题。好了,接下来就是把一个机箱里的零件放到这里了。这些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装完之后就差不多这样,唯一让我遗憾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机箱后面的风扇因为水冷的缘故要拆下来才行。我合计半天也没找到更适合的位置,所以那个风扇就只能闲置不用了。总结:安钛克一直给我的就是扎实的感觉,无论是机箱还是电源还是其他的什么什么,总觉得安钛克让人放心。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了这套装备给我连襟装的原因。他是那种只会打游戏的人,所以选东西还是要选择让我放心没有后顾之忧的产品。这样我玩几天走了之后不会出什么问题,所谓越简单越不容易出错就是这个道理了。 阅读全文
  • 安钛克P101机箱使用总结(侧板|背线|兼容性|减震|噪音)
    机箱两侧面均为黑化全封闭式的侧板,没有任何开孔,并且也都采用了方便拆装的手拧螺丝,另外它的打开方式比较特殊,拧下螺丝后,稍用力向外拉侧板即可打开,可以看到在箱体上有一个弹性卡扣,可以和侧板的球型柱体相契合,相较于常见的向后侧滑的打开方式,拆装更简单,而且安装后,即使不拧螺丝也非常的稳固。在两侧侧板内壁都可以看到完全覆盖侧板的大面积高分子静音棉。经测量侧板为1mm厚的镀锌钢板,静音棉层为1.8mm厚。打开侧板后可以看到,P101的内部空间很大,在主板托架上标有所支持的主板类型,作为一款中塔机箱,它除了支持ATX,Mico ATX和ITX外,还支持E-ATX,也就说甚至可以用它组装一台双路CPU的工作站或服务器。另外可以看到在托架上标有不同板型主板支撑螺丝安装的位置,非常贴心,在底部电源位后侧,预装有一个硬盘笼,标配有两个免工具的HDD托架,目测整个右侧空间支持安装8块硬盘,只不过需要另外购买硬盘笼,顶部为5.25英寸光驱托架,我们也留意到机箱顶板在没有开孔情况下,也没有贴附静音棉。翻过来看背线空间,经测量背线空间为约为25mm,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空间都是足够使用了,主板托架钢板厚度经测量为0.8mm,托板上虽然有大量的走线孔和扎线孔,但是采用了卷边加强棱的设计,所以不要担心牢固度,另外这些开孔处都经过打磨处理,不用担心边缘划伤手或线材,在主要的走线孔处还采用了保护包边,减少线材磨损。另外主走线位还预装了三个魔术贴扎线带,方便用户使用。光驱架和硬盘笼也采用了免工具手拧螺丝,方便用户拆装或更换位置,在托板右侧还可以看到两个独立的固态硬盘架,免工具拆装,非常方便。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P101设计上的一些特点,它采用了前、左、右三面静音板的设计,前后可调速风扇位,并且已经满配风扇,用料扎实,空间比较大,兼容性和扩展性是比较强的,免工具拆装以及细节处理上也都尽量考虑到用户使用中的便利性。下面我们就进行实际装机,进一步了解它的细节。我们使用ATX主板进行装机,可以看到主板上下均有足够的空间,尤其下方空间充裕,机箱I/O线缆走线比较方便,另外机箱对CPU风扇的兼容性比较强,最大支持180mm高的风扇,足以应对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风冷和水冷,我们使用的大霜塔还有不小的富裕空间的。对显卡的兼容性上,在右侧对应位置不安装硬盘笼的情况下,最大可以支持450mm长的显卡。另外在HDD硬盘托架的两侧我看到了海绵贴的存在,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样在固态硬盘托架上也配有减震海绵贴。电源位空间兼容性也比较强,最大可以支持290mm长的电源,而且免工具和后置推拉的安装方式,非常的方便,如果使用模组电源,优势更加明显,只需拧下两颗手拧螺旋,向后拉出,就能用足够的空间拔插电源后部线缆,只不过上下空间偏紧,有些电源推拉比较费劲。从实际背线上来看,即使采用非模组电源,背线空间也是绰绰有余的。最后我们进行开机测试,测试平台我们使用的i5-9400F,iGAME GTX1660 Ultral显卡,九州风神大霜塔CPU风扇,首先测量未开机时的环境噪音为45.5分贝左右,环境温度为22摄氏度,我们通过双烤将主机满载,机箱风扇调至最高转速,此时机内所有风扇处于默认的最高转速,我们将主机置于桌面上,可以看到人位噪音来到了46.5分贝左右,而将主机置于桌面下,噪音下降到的46分贝左右。此时再看CPU和GPU温度分别为59摄氏度和69摄氏度,散热没有问题。因为配置不同、风扇不同、环境的不同都会对噪音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如非在专业实验室内进行,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量化,所以只能给大家谈谈使用上的感受,算不上测评,从实际的感受上来说,对于这种机箱我们大多数都会放在桌面下使用,也很少会让主机长时间的满载运行,正常使用中它的噪音感确实并不明显,多数情况下都和环境音相融合,当然如果说一点噪音感都没有就言过其实了,如果你在非常安静午夜使用,还是会有噪音感的,那结合它399元的身价来说呢,我觉的其实还算不错,另外这款机箱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是比较不错的,而且从很多细节上的处理上都能看出,在这款机箱上,厂商是有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花了一些心思在上面的。所以总的来说呢,如果你考虑选一款静音机箱,可以把安钛克P101加入备选项。 阅读全文
  • 钛克 ATX电脑机箱使用总结(装机|灯光|优点|缺点)
           因为都是ATX的大机箱,所以把旧机箱里面的硬件搬过来不会很麻烦。下面小糖就来展示这个新机箱的装机方式吧。       拆下的硬件和新机箱已经放在桌子上了。因为这次只是换机箱,所以M.2 SSD和内存可以不用拆下来。如果是塔式散热的话,也可以不用拆下来。小糖这次给8700K换了个240的水冷,之前的东海X6在超频情况下压不住87K,这次趁着换机箱,就把之前活动中抽中的九州风神堡垒240换上。       ATX机箱一般都没有什么严格的装机顺序,首先小糖就把拆下来的主板直接装上,因为小糖的这款Z390的IO挡板是带在主板上的,所以和主板一起装进去就可以了。       拧上螺丝,主板就算安装完成了。       安装完主板就要上水冷了。各家的水冷散热器的设计都不太一样,小糖用的这款堡垒240冷头安装比较简单,所以就先固定住冷排的位置。       然后将冷头和主板的背部的螺丝对好位置,拧上螺丝就可以了。一般新的散热器都会自带一片硅脂,如果没有带硅脂的散热器一定要先涂硅脂才能装。       下一步就是安装显卡,先拧松加固铁片的固定螺丝,拆掉显卡挡板的铁片的才能装进去。        安装完主要的部件后,就差电源了。小糖用的电源是模组电源,所以在装入电源仓前,要先把需要用到的模组线先插上。       装上电源后,拧上固定螺丝就行。然后就要开始漫长的走线了。       主板24pin供电,CPU供电和显卡供电,前置USB3.0线,音频线和开机键排线。还有各种风扇线,RGB线都需要找到对应的位置插上。插上之后,还要根据每个人的走线将背部的线走好,小糖想着以后折腾的时间多着呢,就不细心走线了。盖上金属背部,眼不见为净。       装完机子之后,再确认一遍各个接口连接紧固,就可以插上电源准备开机了。灯光展示暗光环境全黑环境       因为水冷的灯光线的接口和机箱的接口不一样,所以RGB同步的效果差了一点。不过比起之前的那个机箱,这款龙焰机箱的RGB已经提升100%的性能了。 总结时间       龙焰这款机箱是安钛克定位在300价位机箱的其中一款,这款机箱适合那些功耗较高的硬件配置。所以这款机箱在宣传上也更多定位在游戏机箱上,比较目前比较高功耗高散热的主机也是偏向游戏主机。小糖自己在使用这款机箱几天里,总结了几个优缺点,供大家参考一下:优点:优秀的散热能力是这款机箱最大的亮点前面棱形设计,带灯带的开合挡板也为这款机箱颜值添色不少侧面玻璃支架,对新手比较友好 缺点:作为ATX机箱,这款机箱支持的风冷散热高度只有155,主流的大散热器装不上作为300左右价位的机箱,PCie插槽的出口挡板还用一次性的,有点省成本电源仓的灯光不是很均匀,强迫症不好接受        以上就是小糖对这次更换的安钛克—龙焰机箱的开箱评测,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评论(可以顺便打赏一波是最好的啦),如果有关于电脑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和小糖交流,谢谢大家阅读! 阅读全文
  • 安钛克 复仇者X 中塔钢化玻璃侧透机箱使用总结(散热器|接触面|灯板|风扇)
    散热器顶部的RGB灯板。安钛克最新推出的幻彩飓风一体式模组风扇,兼顾外观、灯效、静音和散热效能,非常新颖的产品。风扇自带的配件非常丰富,除了风扇本体外,还包括风扇/RGB控制器、各种RGB灯效连接及转接线和固定用双面胶。RGB灯效连接及转接线。风扇/RGB灯效控制器。模组风扇本体,灰黑白配色,风扇采用了11片叶片,采用的新版安钛克logo,在边框部分加入了RGB灯条。风扇背面,标有风扇标识。风扇侧面,有安钛克的logo,同样具备RGB灯效。电源选择了安钛克EAG550evo全模组电源,金牌能效,性价比非常高。散热风扇部分。模组接口部分,PCI供电用了红色的接头。电源背部,开有较多的散热网孔。电源侧面贴有电源型号标识贴纸。假组上硬件平台,非常饱满。装机展示得益于安钛克暗黑系-复仇者X机箱ATX的规格、合理的空间分布和理线设计,整个装机过程非常舒适和顺利,最终效果也非常不错,来看看最终的装机效果吧。45°视角,主要看极富攻击性。机箱侧面,内部空间布局合理且不冲突,还有一定的扩展空间。背线部分,得益于精准的理线孔设计,走线异常清爽。前面板上的安钛克logo。前面板上下两侧的RGB灯效,信仰加成。前面板上的散热网孔,后面是机箱自带的ARGB风扇。机箱顶部,采用了一片磁性吸附防尘网。机箱接口部分,包含灯效控制按钮、2个USB 3.1接口、电源按钮、音频接口和重启按钮。CPU散热器部分,X元素很多,与机箱相呼应。内存顶部的灯带。显卡部分。SSD部分,RGB灯条也位于顶部。机箱上电源部分的开窗,能看到电源型号贴纸。机箱侧面电源盖板部分的安钛克logo。机箱前置RGB风扇。CPU散热器RGB风扇。机箱顶部的一体式模组风扇,用于排风。机箱后部,主板接口和排风风扇部分。PCI插槽部分。底部电源接口部分。再来看看机箱背线侧,主板背面的开孔非常大,更换散热器不存在困难。背线部分,梳理得比较清爽和整洁。底部的电源舱。底部靠前位置还有两个硬盘位,支持2个3.5寸硬盘安装。各种走线孔设计,非常人性化。机箱底部电源位也布置有可拆卸的防尘滤网,防尘细节方面做得很到位。灯光展示上电后的侧面整体灯效,RGB元素很多,但不是很杂乱。CPU部分和内存部分的灯效。CPU顶部的RGB灯板。 阅读全文
  • 安钛克P101机箱使用感受(噪音|售价|性价比)
    来总结一下使用感受,第一感觉就是特别敦实,12多kg的重量,搬动都很费劲,足以证明内部用料确实很扎实,整体黑色机箱在前面板还有红色散热孔点缀,沉稳的设计中又多了一丝时尚。如果你对RGB光污染不感冒又喜欢低噪音的环境强烈推荐这款极具性价比的机箱。零售价399元,它不仅仅是一款高性能的静音机箱,同时也是你硬件安全的保障。  阅读全文
  • 安钛克P101机箱使用总结(走线|背板|接口)
    极其便捷的走线打开背板后可以看到其背部空间的全貌,把线材全部移开后第一感觉就是,孔很多很多,左边的所有孔洞,横着的从上到下均为硬盘线材走线孔,竖着的三块为机箱线材走线孔。走线肯定没太多问题。底部电源仓全部封死,给了电源一个独立的风道系统,这让电源可以工作在一个更好的环境范围内,保障整机的稳定性。总得来说,安钛克P101静音版这款机箱,除了主打主动降噪的特色之处,在机箱体积方面,也达到了全塔机箱的水准。机箱空间更大,对硬件的支持也更全面,兼容性也更强。用料方面,板材厚度达到了0.8mm,完全可以满足多数用户的需求。此外还有发光的USB接口,侧开门式的前面板与侧板,大大的提升了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如果你不喜欢光污染,喜欢静音的话,那这款机箱值得关注。 阅读全文
相关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