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老蛙镜头外观最新摘要

  • 老蛙105mm F2 STF镜头外观展示(遮光罩|光圈|标尺|口径|镀膜)
    盒子还是老蛙一如既往的简约风,这个盒子很大,以老蛙一向紧凑的包装风格来看,没打开的时候我就隐约感觉到镜头的体积怕是不小。。。盒子上展示出了镜片组的结构,其中深灰色的那片就是变迹滤镜了。同时这枚镜头还拥有3片低色散镜片,以及老蛙的多层镀膜工艺,保证了逆光下也能有出色的表现。盒子一掀开,我惊呆了。。偶买噶~~,骚红色!(现在已经买不到了哟~~)红色非常正,这么骚气的涂装,能hold住的人不多啊。。。所以现在市场卖的都是黑色的啦。。很长的一个圆形遮光罩,上面印着老蛙的logo。虽然我从来不用遮光罩,而且莲花型的罩子可能更实用,但是我还是喜欢圆形的 掏出来的时候比我想象的还要重一些,因为是全金属的镜身。各种参数我放一张表,就不赘述了。双光圈这枚镜头采用了如今比较少有的双光圈设计,从图片可以看到,下面部分白色的光圈环,从F2到F22,是有级光圈,每档一级,档位清晰。而上面蓝色的T数值则是为了视频拍摄准备的无级光圈,从实际进光量3.2开始,可以在视频中实现平滑安静的光圈变化。其实我个人倒不是特别喜欢这个设计,因为这两个光圈都是独立工作的,本身镜头也没有电子触电来传递光圈信息,如果你不注意,没有及时将某一个归位,有可能会错误的估计光圈值,影响拍摄。双光圈的设计终归还是古老了一些,现代镜头更多是使用click开关的形式来实现光圈有级和无级的切换。估计这枚镜头还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多一些,先保证功能,毕竟这枚镜头在视频方面的用场也是非常大的。蓝色的STF字样,再上面是景深标尺,作为一枚大光圈的手动镜头,除了依赖机身的峰值对焦系统,景深预估也能更好帮助拍摄者定位清晰范围,提高对焦速度。67mm的口径听起来不算大,但前组看上去还是很有气势的,镜片上泛着紫色和绿色的光,是多层镀膜的效果。前段有老蛙标志性的蓝圈。我觉得老蛙这个蓝圈做的很成功,现在基本上一看到这个圈,就知道是老蛙的镜头。相比之下,尼康。。说你啥好。。。F2的光圈看起来还是非常爽的,整个镜头非常通透。从这个角度可以隐约的看到一点点变迹滤镜的边缘,不是很明显,也正是因为如此,它对通光量的影响才没有那么巨大。最后我们看看“菊部”,纯手动,没有任何电子触电,我这枚是尼康F卡口。 阅读全文
  • 老蛙15mm F2.0 RF镜头外观展示(色差|对焦|光圈|锐度)
    这对于通常都是大景深的广角风光镜头来说是很重要的,不过F2全开时边缘会因为轴外像差的影响带来很明显的变化,可对比中心和边缘的光斑色环:中心光斑基本没有受色差影响,边缘没有杂色,不过这个非球面洋葱圈确实也不算太漂亮。而到了边缘光斑,情况就不一样了: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形变,并伴随轴向色差出现,因此老蛙15mm F2.0在全开的情况下边缘像差控制得不会太好,但考虑到这颗镜头除了微距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用到全开,就算是吹毛求疵吧。而整个结构的最后一组使用非球面负镜收尾,也是双面非球面,放在这里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小边缘出射光线与传感器的夹角:总体来说,光学设计往往需要权衡与妥协,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从结构来看老蛙15mm F2.0没什么大问题,通过微调并缩放还能变成M43画幅7.5mm F2.0。但是,设计与生产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对于国产品牌来说比较大的难点就是复现理论设计,这对冷加工、装配等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无反已经全面进入高像素时代的大背景下,像差更容易通过放大图像的形式显现出来。那么从理论回到现实,老蛙15mm F2.0镜头没有任何触点,装上相机后要开启“未安装镜头快门释放”功能才能正确使用,自动测光和峰值对焦可以正常工作,但EXIF里没有镜头信息。对焦组是整个第二大群(包括光阑),从无限远往微距端对焦时,第二大群向物方(沿光轴向前)移动,手动对焦行程比较短,特别是1米到无限远几乎是紧贴着,行程极短,倒是0.15米到0.2米占用了接近一半的行程。这样设计的部分原因是超广角镜头较短的超焦距对焦点,从景深来看,全画幅15mm F2镜头即便全开,超焦距对焦点也只在3.77米左右,也就是从1.88米开始到无限远都在景深内,而对焦于无限远处也是会3.75米左右就开始进入景深,所以老蛙的设计意图是当拍摄风光时,直接拧到无限远就完了,更何况这是一颗拍风光必然要收光圈的镜头——F5.6时超焦距对焦点就来到了1.34米,此时从0.67米远开始进入景深范围了。不过问题在于,超焦距理论是建立无像差的理想光学系统中,在拍摄物距超过30米的对象时,按说完全可以直接往无限远对焦即可,但老蛙15mm F2.0将对焦环拧到头的“无限远”和稍稍拉近一点是的成像分辨率是完全不一样的:光圈F5.6,上图为对焦至无限远处的中心100%截图,下图是结合放大,将对焦稍稍从“无限远”往内拧一点后的同位置。可以很明显看到,对焦到无限远处时的图像锐度明显偏低,为什么会这样?不是超焦距了么?这是因为在镜片对焦行程设计上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余量,真正的无限远对很多镜头来说都不是把对焦环拧到头,而是要稍稍往后回一点,如果直接拧到头反倒会失焦。所以当使用任何手动镜头时,都一定要结合峰值+对焦区域放大来进行确认,在这种前提下,老蛙15mm F2.0的对焦精度还是有保证的。至于画质的分析,就要从它的最佳光圈选择来说起,前面说老蛙15mm F2.0一定要收光圈的最重要原因不是景深,而是它在EOS R上全开时有非常明显的暗角,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无反结构和机身本身的原因,无反结构因为镜后距很短,如果出射不用大尺寸镜片做收束就很容易出现越靠近边缘,出射光线与传感器夹角越大的问题(所以佳能RF卡口原生镜头都会强调这个设计),像EOS R这种前照式传感器本身填充因子就相对受限,再加上没有针对第三方镜头做微透镜偏移设计,以及轴外点成像光束渐晕、余弦四次方的影响,所以边缘照度、量子效率都会备受影响,只能通过缩小光圈的方式来解决。下面分别是F2、F2.8、F4和F5.6的风光(对焦无限远)暗角示例GIF:不难发现收缩到F5.6时老蛙15mm F2.0的暗角依然存在,但比F2时要好很多,而实际上暗角本身也会随对焦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对焦于无限远处时成像系统有最小的像场,而对焦往近处推移时时则会逐渐变大,放大为1:1时像场半径是无限远时的2倍,面积则达到4倍,虽然老蛙15mm F2.0达不到这么高的放大倍率(只能到0.25倍),但当使用它进行近距离拍摄时即便F2全开,暗角影响也相较对焦于无限远处时要缓和许多,这一点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应该不难理解,而且还能提升浅景深微距的氛围。上图是最近对焦距离时F2,下图是F5.6(右上角的黑色遮挡是窗户),可以看到暗角明显要小了很多。 阅读全文
相关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