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行车记录仪开箱最新摘要

  • 小米70迈 智能后视镜 行车记录仪开箱晒物(电源线|插座|显示屏|接口|按键)
    随机配件分别是电源线、走线撬棒、说明书与双口点烟器插座。附赠电源线的长度足够沿着车顶到点烟器的位置,隐藏式走线可以让车内更在美观简洁。70迈后视镜记录仪首先是一个绝对合格的后视镜。高亮银镜的设计完美地平衡了反射率与透光率,即便它拥有一款5.0英寸的高清显示屏,也能方便车主清晰地观察车内车后的情况。70迈后视镜记录仪长度达到30CM,这么一个大家伙可以覆盖绝大部分车辆自带的后视镜,而圆角矩形的造型让它完全融合于车内,毫无突兀感。70迈后视镜记录仪的机身顶部,分列着电源接口、数据接口和Micro SD卡口,而底部则是电源开关和功能按键,方便车主操作。70迈后视镜记录仪的机身背部,使用了磨砂塑料材质,手感细腻光滑,也兼备一定的抗污性,不会滞留手指油污。机身背部的散热区域,可以保证产品使用中不至于过热。背后的摄像头采用了6组全玻璃镜头与红外IR-CUT镜片组合,搭配F1.8大光圈,保证了充足的进光,让画面色彩和细节可以更真实完美。140度的大广角镜头可以覆盖三车道,有效地减少了拍摄盲区。而且摄像头支持小幅转动角度,方便车主调整到最佳的摄录角度,设计很人性化。 阅读全文
  • 米家行车记录仪开箱总结(按键|优点|缺点)
    赠送撬棍一只……静电贴贴车玻璃,然后记录仪粘在静电贴上……全部配件看见下面边框上四个点了吗?这是按键,屏幕不是触摸屏……首先,进光量不够,后面有视频截图其次,角度大概120~140度左右,当然,够用了这个其他记录仪都有的功能,无论调灵敏度高还是低,颠一下都会录制紧急视频……这个功能现在一般的品牌也都提供了吧,米家的就用米家APP,不用多安装软件了安装的确方便,静电贴比其他支架类好用视频不传了,传了就会被压缩,回来再说我是黑子,直接看截屏吧……可惜我原来凌度的视频没了,要不然可以对比一下,夜间超清晰……室内停车场,算是暗景吧,左右的车很难看清车牌白天的场景颜色非常奇怪,偏黄这个距离完全看不清车牌一直到这个距离才可以总结一下:优点:1、不用多下载APP,只要米家都能搞定2、安装简单3、便宜……吗?凑合一般吧,性价比一般。的确不算很便宜。缺点:1、记录仪屏幕画质感人,一下回到2008年诺基亚时代……2、紧急视频随时录制,保证不遗漏一点颠簸……3、夜间保证只能看到前面一点点,左右是别想了……4、就连白天都能自动开启雾霾模式,多晴朗的天气都能让你感受到京津冀的特产-雾霾……总结一句话,防碰瓷将将够用,对画质有要求还是上安霸芯片的设备吧……" 阅读全文
  • 米家行车记录仪开箱感觉(参数|配件|功能|画面|机身)
        最近正好需要一个行车记录仪,恰逢小米米家后视镜行车记录仪上市了,于是去小米之家买了一个。下午刚刚才拿到,现在就给大家来一个开箱吧!    小米米家后视镜行车记录仪,这个名字挺长的。背面印刷了参数,其中传感器部分是采用索尼IMX323,对于取景和夜拍的成像质量应该有一定保证。    全套配件摊在桌子上看看,分别有一根超长的MicroUSB线,一个单口的USB点烟器,然后行车记录仪长得跟后视镜一样,后面还有两个“皮带”扣子。    这个还没撕掉膜,所以有点反光。膜上面标注了几个功能按键的功能,分别是录音、紧急、电源键、相册和设置。    背面这颗摄像头挺有意思的,摄像头是160°度取景、F1.8光圈也还可以,能录制1080P的高清行车画面。至关重要的是,这款产品支持停车监控,算是解决了部分新司机的一个痛点。    整个机身比较薄,背面两侧有凸起的固定卡扣。根据官方的描述,能插最大64GB的TF卡,建议速度为Class10及以上规格。    开机后的画面就是这样的了,先给大家普及了指示灯的含义以及开关机的步骤,基本属于傻瓜式操作了。    最吸引人的当属语音操作功能了,可以用语音指令进行拍照、亮屏/灭屏、录像等操作,这是很多后视镜行车记录仪不具备的功能!    背面顶部是TF卡槽、AV/IN输出以及MicroUSB电源接口等。    随赠的MicroUSB数据线是弯口的,而且长度真的很长。安装方式也是建议从车辆右侧A柱绕一圈,这是几乎所有行车记录仪通用的“隐藏式”走线方式。    至于这个赠送的USB点烟器电源用料有点单薄,轻飘飘的感觉,跟小米49元那款双口充电器差距悬殊,没有2.4A快充也没有金属外壳,毕竟这是送的嘛!不过比米家车载空气净化器那种一体式USB充电器要好,那个纯属脑残设计,占掉了整个点烟器接口,现在还在家里躺尸呢!    最后,开箱就先到这里,确实是开箱没有体验哈哈哈哈....初步的感受还比较好!目前小米米家后视镜行车记录仪是399元,比之前智能后视镜便宜很多,不具备导航功能哟!不知道会不会延续70迈小米智能后视镜的热销局面?反正买一个来玩玩还是扣以的!" 阅读全文
相关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