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 micro iCAN SE 耳机放大器使用总结(便携|驱动|解析|体积)

【什么值得买 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ifi micro iCAN SE 耳机放大器 开箱&简评》的片段:

声音:

整体风格和nano一样,控制力、驱动力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除开声底这台机器完全就是nano的完全强化版。

xbass 增益一如既往的优秀,低频优化得恰到好处;3D 增益下的声场显得非常虚假,和nano比的话,基本可以看作是扭曲到一定境界后的集大成的产物:前代是让人觉得不对劲,升级版就是让人感觉好假,指得出哪里有问题了,当然也不排除喜欢这口的烧友。

虽然官方表示通过专用的电源净化器可以保证机器干净的声底,但是底噪还是有,只不过比nano强过太多:nano是最低增益插 answer 都有极大的电流声,micro 要小了许多,但依然可以听到;nano 插牙塞时开高增益有轻微的底噪,当然了,这货也喂不饱,micro 调到二档增益时底噪直?接?爆?炸,电流声跟机关枪似的ㄟ( ▔, ▔ )ㄏ,250欧的平底锅存在同样的问题。

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接解码,拔出耳机插头,分别捏住插头和机身,你仍旧可以听到那滋滋的电流声。

搭配:

转盘:FIIO X5Ⅰ

解码:chord mojo

对比:ifi nano iCAN

最高增益(24db)、关闭模拟校准(个别单独提出)

由于低阻高敏的塞子插上去底噪直接爆炸,所以大部分使用高阻耳机进行评测。

拜亚动力 DT880

由于拜亚家耳机的一贯特性:“能听容易,好听困难”的影响下 nano 驱动下的 880 可以得到能听的声音,细节也不差,但和 micro 比较的话还是有不少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声音的分离度上,声音整体线条感更为细化,信息量更大密度更高。

拜亚动力 T1 Ⅰ

高增益最大音量不播放,可以听到极轻微的电流声,开始播放音乐后是完全可以忽略的(如果是影响聆听的底噪只能说这个产品设计存在极大的问题)。

大编制可以获得信息量相对充足,密度较为良好的声音,大编制完全可以控制住,分离度极佳;高频延伸良好,该有的基本都有了,mojo 提供的解析还是相当可以的;低频频密度优秀,残响充足。J-POP 和民谣的人声密度足够,结像清晰,配器定位准确,颗粒感极强。

唯顶 ME10-EXⅢ   

无增益,底噪才差不多消失。完全煲开并且推力足够的牙塞还是相当富有特点的,延伸极佳的高频和富有弹性和质感的低频,对于大编制具有优秀的解析和定位。

拜亚动力 AMIRON

推得开,但是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_(ツ)_/?;当然不是说难听,可能是人声较为突出的缘故,配器存在感相对降低,不像是拜亚的声音。

劲浪 小乌托邦

推得不错,低频稍微收了些,但量还是较多,极低底噪。

德国大师 GMP450(600欧)

看插头识耳机~~

很勉强,姑且能听。高频非常锐利,甚至有些发刺,亮度过头:中频密度优秀;低频弹性极佳。声场撑的足够开了,分离度极佳,信息量庞大,定位精准,这才是监听耳机,M70x 果然是铁三角风格的监听。

AKG K701

继续看插头识耳机~~

推不开,瞬态和分离度完全没出来,配器与人声齐飞。说实话,我觉得这是不科学的,理应这个功率肝K701的阻抗和灵敏度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结果就是不好听ㄟ( ▔ 查看该摘要的原文,请点击《ifi micro iCAN SE 耳机放大器 开箱&简评》

相关摘要